古籍影印。此书以《史记》三家注为基础,通过眉批、篇后评语等方式,对上起汉代下至明代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的评论资料广泛地搜罗汇总外,还对《史记》原文的校勘、词意的解释、资料的来源,以及对《史记》文章写作方面的评论都广为收集。从而很有助于读者触类旁通,开心益智,对研究工作与撰写文章很有裨益。是一部汇集万历四年以前《史记》研
《中国文化通史(套装共10册)》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发展规律,彰显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中国文化通史(套装共10册)》力图突出“通”字,纵向上,全书各卷之间脉络贯通,于沿革流变中体现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横向上注重时代精神对文化现象的整合,注重诸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不平衡。《中国文化
百衲本史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富有多年物质文化史研究经验和文献整理经验的专家学者,广泛甄选收集各类文献,合理编辑成“插图本中国古代史料集成”一书呈现给社会,以解市场对这方面历史文献的迫切需求。所收集内容时限上至两宋,下至清代。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
《海粟楼丛稿》,辑录近代学者王謇的手稿本,共12册,收录王謇的著述49种,均为首次揭示。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群书笺识,主要收录王謇所校并注释的先秦至南北朝典籍,有的为清稿本,有的已成稿,但未清稿,如《盐铁论校释札记》《独断校释札记》等。二史志,收录王謇在苏州史志、读史杂录、艺文目录、金石书画、交游等方面的稿本,如《苏
本书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但书中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就有几千年。在华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也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进一步贯彻&ldq
本书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部史书。用本纪、列传、表、志等统一的体裁的编写。除第一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皆为断代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