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志辑》汇辑福建历代(截至1949年)所编的省、府(州)、县三级地方志书,是从历代刊刻的81个刊本中精心筛选出的珍贵文献,其中有许多版本来自海内外孤本、善本和珍本。其中万历四十四年的《闽书》等,为明代佳志、名志。清雍正《福建通志》(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流失在海外的日本、美国等地,而在国内销声匿迹,本项
本图录以展览中展出的516件(套)不同门类的重要文物,通过“文明序曲”“彩陶之冠”“青铜之路”“嬴秦摇篮”“千里走廊”“丝路交响”“共同家园”“佛陀之路”八个单元,呈现以史前大地湾文化、甘肃彩陶文化、河陇青铜文化、早期秦与西戎文化、汉魏晋唐时期河西文化、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甘肃佛教文化为主体的甘肃历史文化。
明代万历时期杭州夷白堂刊行的《三国志演义》是《三国志演义》众多版本中的一种,此为孤本,原书藏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全书二十四卷,但现只存卷二、四到十一、十四到二十四。夷白堂本属于二十四卷系统,在版本上接近周曰校版本。此版本此前从未公布,只有零星学者到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查阅过,此次得到庆应义塾大学的授权,我们将这一版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外来文明的借鉴与吸纳,汉唐时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力强大,人口众多,文化发达,胡汉交往频繁。其中,大量胡人(泛指中国以外的外国人)通过贸易、出使将本国的工艺品、器物、食物乃至动植物带到中原内地,同时将外来文明中的宗教、文化、艺术、习俗也带到汉地。Z重要的是,大量胡人生活在唐代中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最重要的藏馆之一,朱凤瀚先生主编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大规模地系统地对馆藏青铜器整理著录、深入研究,分为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五个分册,全面展示了国博所藏之国之重器。国博西周青铜器尤其引人注目。晚清陕西出土的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
张海鹏文集(共7册)(精)
本丛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梳理了十条文化脉络,提炼了四大文化价值,确定了四个精华地区”。研究成果包括“一报告、一图、一册、一平台”:一报告为《北京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梳理报告》,一图为《北京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一册为《北京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名录及现状手册》,一平台为“北京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平
百万级畅销佳作、值得收藏的罗马史经典《罗马人的故事》(修订版,全15册)2020年全面修订,重磅上市。在这平庸年代,人人渴望英雄,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决然出走日本,远赴罗马,寻找英雄。定居罗马50多年,15年写就15册巨著《罗马人的故事》,还原一个意大利半岛的小国成为世界帝国,持续1300年的辉煌历程,再现一个英雄辈出
本书是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撰的新疆尼勒克县吉林台水库墓地考古发掘报告,分为上下两册,包括考古发掘的具体资料信息和出土文物图版。上册为考古发掘报告,下册为出土文物图版,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