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中国沿海形势。沿海形势初续编主要资料以沿海方志为大宗,三编将发掘方志外的资料以补充,涉及沿海地图、古人海洋认知、海产、海潮及防潮海塘工程、渔业及港口等。 纪录中国先民利用、开发海洋的数千年实践活动存世文献并不多。钩稽、辑录、整理海疆历史文献,不仅可以展示中国人开发海洋的历史轨迹,进而说明历史主权的继承性,借鉴
本书共十三篇。首先从全局角度阐述中国古-近-现代地图发展与传承的脉络,进而分别从世界地图、天文图、疆域和政区地图、省和区域地图、地形图、江河湖泊和水利水运地图、海图、军事地图、城市地图、风景名胜地图、教学地图11个方面分别论述中国明、清、民国时期地图发展成果和传承过程。
本书简称《西域记》,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撰的地理史籍,全书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该书记载玄奘西行并周游五天竺所亲历者110国、得知传闻者28国的地理位置、佛教古迹、有关历史传说,以及各地山川、城邑、物产、习俗等;是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及中亚等地历史、地理的重
除了接续第一辑专题之外,本编内容涉及民国边政综述、边疆与国防、西北建设、边疆政区变迁、边地交通建设、内外蒙古事宜、西康省工作等专题。我们将密切关注相关研究进程,观照研究动态变化,适时推介新的专题,以推助相关研究。
本书内容讲述:吴燕绍(一八六八--一九四四),字继全,一作寄荃,号固圉叟。江苏吴江人。先后任北京大学史学系西藏史讲师、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边疆研究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晚年潜心治学,以研究边疆史地著称于世,开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之先河。近百年来历经战乱与各种运动,吴燕绍藏书、手稿颇多流散及捐赠,与“未成者”相对
本书全面收集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详尽资料,首次以志书的形式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建档,内容包括地理位置、保护范围、主要设施、保护理由,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演变、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等,蕴含丰富的文史知识和建筑知识等,按照所属区域及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部位的时间顺序编排。
本书系影印清人所绘清代中期长江中下游(自岳阳至入海口)和运河大部(自江阴至北京)的河道总图,以经折装画册形式出版。原画卷首有题签“岳阳至长江入海及自江阴沿大运河至北京故宫水道彩色图”,疑为后人所加,今以“长江运河图卷”命名,以求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本图绘制者对长江中下游和运河沿线河道及主要支流作了写意性质的标绘,注明沿
本图集是利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资料、国家基础测绘资料以及已有的地图成果,以地图集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前贵州省地、县、乡三级标准名称,详细表示各级政区及政府驻地的分布情况、各级居民地规范名称和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生活,传承弘扬优秀地名文化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和重要意义,是一项具有重大
平武历史上曾称龙州、龙安府,为氐、羌、藏、回、汉等民族杂居地,系蜀北重镇。平武报恩寺,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正统五年(1440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报恩寺布局严谨,由东而西,按地势次第升高,规模宏大。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寺在结构形式和建筑技术上,提供了研究明代建筑上下承
本书以图文互为参照的方式叙述了长白山火山的位置及范围、地质构造特点、火山活动历史,总览环绕天池的十六座山峰,考证、辨析前人对环池十六峰及环池其他名胜的命名、定位。环形十六峰的分布顺序,分别述说其地理、地质和历史,以及长白山历史要事纪略、长白山名称的演变……。在科普方面,将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