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军事密档·侵占台湾》,全书共64册,于2016年被批准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8年度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本书由现任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汤重南先生和福建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刘传标先生担任主编。本书是根据美国保存的日本档案缩微胶卷、
本书辑录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的财政经济档案资料,分为三大部分:(一)农业;(二)商业;(三)交通运输。这些档案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民国期间的农业、商业、交通运输情况,对研究民国时期的财政经济、交通运输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览的集结。展览汇集了焦家遗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精选了其中230余件玉器、陶器等遗存代表,是这些国宝首次以最全的阵容集中向公众亮相。展品中有玉钺、玉刀等大型礼器,也有形式精美的玉器饰品,更有富有生活气息的日用器皿。在远古时期,它们可能是至高无上的王权的象征,或者财
敦煌遗书是二十世纪初叶被发现的文化遗产,其书写时间,上始于三国两晋时期,下限晚可到两宋、西夏阶段,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敦煌文献自其被发现开始就散落于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内外保存和收藏的敦煌文献约五万件。但是,敦煌藏经洞所出土的文献到底有多少,至今也难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数字。
《全宋笔记》是一套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大型文献整理丛书,是一部经过系统整理、收罗齐全的宋人笔记总汇,共收录宋人笔记四百七十余种,内容涉及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丛书规模大,收书齐全,学术价值高,每部笔记的整理均有点校说明及校勘记,点校说明简要介绍作者生平、成书经过、书本内容、版本源流、所用底本及校勘
本书是重庆市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的汇总整理,涵盖了本次普查的陶器、瓷器、书法绘画等35个文物类别,从1482489件藏品中遴选出1000余件文物,分六卷(标本化石;陶瓷、石刻、砖瓦;书画、碑帖、古籍;金属器;工艺、文玩;近现代文物)进行编著,内容丰富,是对全市国有文物珍品的一次群集荟萃以及文物价值的综述。入选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基本完整重现敦煌藏经洞流出的藏文文献。
"梵蒂冈图书馆是欧洲收藏汉籍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其收藏汉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末,现藏珍稀汉籍稿本、抄本、刻本约1300余部。这批文献对于中国明清史、思想文化史、天主教史、翻译史、语言史乃至对西方汉学史和全球化史研究,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由梵蒂冈图书馆、罗马智慧
《宁夏明代长城:固原内边长城调查报告》主要对宁夏中南部地区(包括甘肃环县部分区域)明代固原内边、徐斌水新边两道长城干线以及交错分布其间的环灵道、防秋道烽燧线等各类防御工事及附属设施进行了全面介绍及学术研究。《宁夏明代长城:固原内边长城调查报告》约35万字,正文前有罗丰所长撰写的全面介绍宁夏明长城历史及调查总结的代前言,
新乐遗址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发现了大量密集的房址,还有很多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这些实物资料为研究沈阳地区原始时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新乐遗址发掘报告(套装上下册)》汇总的就是历次新乐遗址考古工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