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蕭山毛氏宗譜》,清毛黼亭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爵德堂木活字本。該譜共四卷八冊。蕭山毛氏之譜始修于明成化七年,續修于嘉靖元年、四十三年,清順治八年,康熙三十五年、五十九年,乾隆五十六年。該譜為第八次纂修。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编著的《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发掘(上下)(精)/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报告系列》为南海1号宋代沉船2014-2015年的阶段性发掘报告,主要内容为沉船发掘过
营盘山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县城所在的凤仪镇,遗址地处岷江东南岸的三级阶地上。2000、2002、2003、2004、2006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阿坝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茂县羌族博物馆进行了五次发掘。遗址的文化内涵包括新石器时代遗址、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石棺葬遗存。《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套装上中
《崔东壁遗书》为清代学者崔述的著作集。崔述(1740—1816),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在河北)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后以老乞休,闭门著述。崔氏毕生致力于搜集整理后世关于上古三代历史的史料记载,他所提出的古史辨伪学说及其方法论直接影响了近代疑古思潮。一九二〇年代,经胡适提议,顾颉刚、洪业等学者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
《巴蜀珍稀民族文献汇刊》以文献记载的主要区域为分类标准,将近百种文献分为总论卷、松理懋茂靖汶专集、大小凉山专集、大小金川专集、播州专集、西康专集以及泸酉秀黔彭专集七类。全书收录近百种书籍,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古籍,具有非常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比如明钞本的《全蜀边域考》,该书是为数不多的保留至今的详细记载明代巴蜀边域情
第3辑仍按中国边疆及相邻相关地区、国家排列,大致以东北、蒙古、西北、西藏、西南、海疆6个方向编辑,共辑录综合5种6册,合计62种62册。
南海自古就属于中国。 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个提到南海的是《汉书·地理志》,里面记载了我们的祖先从徐文、合浦也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沿着海路到南海诸岛从事海产捕捞并与东南亚国家地区的人民友好相处往来。 中国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主权和管辖权的确立,是由于两千多年历史的发展,奠基于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在南海的辛勤耕耘和利用
本书分20册,以2015年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南京大屠杀档案》为素材,包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女士记载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日记、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京字*号证据的16幅日军暴行的照片、国民政府国防部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档案、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美国牧师兼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约翰·马吉拍摄的有关南
益阳市区跨资水南北两岸,北为新城区资阳区,南为老城区赫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冈峦起伏的丘陵台地,东、北部则为洞庭湖平原,益阳市地处雪峰山向洞庭湖的过渡地带。黄泥湖墓地坐落在益阳市赫山区西北部,北临资水。资水在这里形成一个河湾,河湾的东南部有由丘陵发育的志溪河流入资水,使这一带形成三面环水的地貌。墓群便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