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北山佛湾南区第49-55号》《北山佛湾北区第128-136号》《北山佛湾北区第176-184号》《北山佛湾北区第269-281号》《北山佛湾北区局部》《北山佛湾石窟外景》等图版。
本书为古印钤拓本,采用线装,每一筒子页手钤一印,边上有手书古印的释文、材质、钮制、赏析文字等,全书约130个筒子页,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明以前官印,约50方;下册为私印,约75方。各以时代排列,外有函套。由于采用古印原印原拓,其内容更为接近原始印面,让那些未能亲睹古印的读者亦能欣赏到原貌,以资篆刻爱好者和古印藏家参考。
是书分为学、行己、莅官、阴德、作文、作诗六类,载宋名臣事状,并征引原文,各着出典。若所采《九朝名臣传》诸书,俱为修史者所据依,故多与史合,且可补其遗阙。如所录范仲淹镇青、社时,设法免青民辇置之苦,青民至为立祠。又赵抃治越州,岁荒令贮米者反增价粜之,而其后更贱,民胥全活。均云出四科事实。又张方平知昆山县,收馀赋以给贫民,
陇南金石校录
《见闻杂记》,《四库全书》列入“子部五十三.小说家类存目,其《提要》说:”是书前二卷全录董氏《古今粹言》及郑晓《今言》,后二集乃自记所见所闻。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史料价值极高,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全书史料来源多端,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等,皆广徵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此本日本内阁文库之元刊本。
《容安斋苏谈》,明人白胤昌笔记体著作,共十卷,卷一谈理,卷二谈习,卷三谈型,卷四谈戒,卷五谈核,卷六谈异,卷七谈生,卷八谈医,卷九谈物,卷十谈诗。序云其中微言庄语,可以开迪身心;辩博考核,可以资益闻见;即其游戏诙谐,亦足针砭末俗;旁通医药,亦足推广施济。
本书以27名军人为主题,试图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和丰沛的历史图片,较为全面、相对客观地勾勒出他们的传奇人生和战场经历。他们中既有竞相突破空战里程碑的飞行员,也有隐伏于印度洋和地中海的潜艇艇长;既有苦撑帝国危局的统兵将帅,又有凭借战术成功跃上军旅之巅的装甲指挥官;尽管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战后命运大相径庭,但他们的战时经历无一例
本书是汇集我国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民俗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一部新通史。是改革开放40 年来一一套详细地、系统地反映史学界新研究成果的中国通史著作。 全书以中国历史时序排列,分为史前、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明、清(1644—1840)、清(18
中国谱系之学源远流长,一般称之为家谱、族谱、谱牒的此类文献,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历史的演进息息相关。族谱作为传统社会文化的标志,因应形势,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活力。余氏善本宗谱集成,对于存世余氏旧谱整理,选其版刻较早,印制精良,内容丰富的版本汇集成册,对于余氏宗族源流,名人,以及清代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