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世纪的大约上万件藏文写本保存在敦煌藏经洞中,使大量的古代藏文文献得以保存。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些独一无二的藏文资料中的大部分于1907-1908年分别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劫往英国和法国。这些流失海外的古代藏文文献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理应得到整理保护。让流失海外将近一个世纪的敦煌古藏文文献,能够以整理出版形式回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将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包括全部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由英方提供全部黑白缩微胶卷,上海古籍出版社负责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图版的制作;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
大鹏所城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鹏所城不仅保存有完整的物质形态的城防系统、明清民居、街巷格局、周边环境,还保存了系统的大鹏文化(包括语言、神灵崇拜、节庆习俗等),其原住民几乎均为明清两朝军士的后代。其中“太平清醮——大鹏所城祭拜英烈习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为大鹏所城博物馆馆长,数十年来扎
元代北方地区,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市),大多是蒙古入主中原后施行统治较早的地区,也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政治、军事等重心所在。开展元代北方地区金石碑刻遗存资料的抢救、发掘和整理工作,有益于元代文史研究,便于把元代多元文化更全面地展现出来,为传承与弘
《中国甲骨文金文拓片集锦》是一部穿越时空的艺术瑰宝。甲骨文与金文作为古老的文字形式,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见证,记录了先民的生活与思想。甲骨文古朴神秘,线条苍劲有力,充满原始的魅力。金文则端庄大气,结构严谨,展现出庄重典雅之美。《中国甲骨文金文拓片集锦》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独特
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共同推进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本书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旨在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敦煌文献全集》以刊布原大高清彩色图版为主要特色。以往在黑白图录中难以辨识的朱点、朱笔文字、淡墨字
本书是“中国—东南亚铜鼓”丛书中的一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了欧美、日本馆藏的来自中国及东南亚铜鼓的情况。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综述部分介绍了欧美、日本馆藏铜鼓的概貌和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分门别类地介绍每面铜鼓,包括该铜鼓的年代说明、形制、纹饰、尺寸、重量、出土地点、出土时间和流转收藏信息等。全书为中、英文写就,图片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