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文献及研究
本书共50册,收入了关于满洲农村实态与农家经济调查86种。调查的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及河北北部地区。时间上起1935年,下至1944年。参与调查的机构有伪满洲国政府部门、“满洲国”大同学院和满铁调查机构等。其中康德元年至康德七年关于农村概况和农村事态的调查就有40余件,还有农家经济调查30余件。这些史料是研究民
北京市文物局资料中心藏《日下旧闻》,清康熙六峯阁刻本。二函十二册。清朱彝尊辑,朱昆田补遗。是系统性整理关于北京历史地理的文献。全书分为18门,依次为:星土、世纪、形胜、国朝宫室、宫室、京城总记、皇城、城市、官署、国朝苑囿、郊垧、京畿(京畿附编)、户版、风俗、物产、边障、存疑及杂缀。详细记录了清前期北京城的风土人情、土地
王文韶(1830—1908)清末大臣。字夔石,号耕娱、庚虞,又号退圃,祖籍浙江上虞梁湖,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丰二年进士。权户部主事,同治间任湖南巡抚,光绪间权兵部侍郎,直军机,后任云贵总督,擢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奏设北洋大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等,旋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水经注珍稀文献集成(第3辑)(全12册)
《水经注》是一部以河流水系为纲目,广辑博采史事遗闻,详细叙述河流水道渊源及相关自然人文情况的古代历史地理名着,被后世誉为“**贤传”和“宇宙未有之奇书”。而以《水经注》为研究对象的郦学研究涉及经学、史学、地理学、文献学、语言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诸多问题,综合性较强。理清历代郦学研究发展脉络,可以反观我国传统考据
2004年4月,我去江西考察时,去过角山遗址,看了角山遗址发掘出土的资料。南方青铜时代文化遗存的考古学文化的分类与聚类和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与文化谱系研究若明若昧。我认为只有扎实的田野考古工作和认真地编写考古报告,才能推进这些问题的研究,实现从昧到明。角山遗址的继续发掘与报告编写,或可能确定一个坐标点。同我一起观察角山
丝路之魂:敦煌、龟兹和麦积山石窟
《江西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考古调查报告之二:金溪县(套装上下册)》旨在通过该计划对抚河流域进行调查、勘探、发掘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等工作,建立抚河流域先秦遗址地理信息系统及考古资料数据库,并通过对数据库材料的考古学分析与研究,建立该流域详尽的编年序列。同时希望在此项工作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以此为范例,进一步完善和制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原党委书记李文海教授,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与教育家。他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是新时期中国灾荒史研究的奠基者,是新中国清史纂修工程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领导,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有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