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与2015年3月出版的《务本堂藏敦煌遗书》(1)为同一系列。该书是务本堂2013年后新得古写经,共四十九号,亦含少量山西晋南古代写经与日本古代写经。按照文物、文献状态的不同特点,本书及所附条记目录将它们著录为五十五款,具有规模可观、内容丰富、名家欣赏等特点。全书共收集敦煌遗书约730幅,主要包括敦煌遗书和部分晋南遗
本书是广东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红色广东丛书》中的一种,是全面梳理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的图文集。全书共分三大卷,包括《珠江三角洲卷》《沿海经济带卷》《北部生态区卷》,书中充分利用新一轮全省革命遗址普查成果,系统整理了广东全省4269个红色革命遗址,按地域分篇介绍遗址基本情况及其所反映的重要历史,并简要阐释其精神意蕴,全书彩
本书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五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和异体字表。
本书是江苏地域文明考古的重要成果,对于研究苏北地区商周考古以及黄淮地区的青铜文化、对于研究江苏北境徐夷、淮夷文化及其与中原文化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材料。与苏北地区商周考古以往零星的碎片化的考古发掘工作相比,梁王城遗址商周遗存考古就苏北地区乃至整个江苏商周考古来说都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最为系统的科学发掘,所
本书为湖北随州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新出土编钟、文峰塔墓地编钟及传世曾侯编钟图录。2009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义地岗墓群文峰塔墓地发掘了M1(曾侯與),出土编钟10件,均为甬钟,其中较为完整的8件。2011年,在M1北部约60米处发掘了M4,出土甬钟1件。2017年,在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发掘了M129(曾侯得),
本书系敦煌研究院为纪念樊锦诗先生从事敦煌文物事业六十周年编选出版的文集分上、下两册,“敦煌文化的价值”“敦煌石保护研究的历程”“敦煌石窟保护管理与开放”“纪念文章”“序跋”和“石窟考古与敦煌学”“洞窟分期与石窟考古报告”“壁画内容考释”“考古发掘与出土文物”等九部分,汇集了樊锦诗先生六十年来在考古学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管
“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是对1949—2019年中国美术考古成果的一次专门性、系统性整理汇编,共12卷,500多万字。丛书汇集了包括石窟艺术、墓葬艺术、岩画艺术等在内的考古材料2000多例,按省份进行布局,各省份内以考古报告发表的时间为序。其中每份考古材料从考察(发掘)时间、遗存年代、遗存地点、遗存形式(形制)、遗存内
本书是当代收藏家、古代陶瓷研究者腰骏驰的一部自述性陶瓷鉴赏作品。全书上中下三卷共二十七个章节,分别从“收藏”“传承”“鉴赏”三个角度切入,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和大量实物照片对中国古代古陶瓷体系和演变过程做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结合具体文物,深入解读古代陶瓷工艺流程、胎釉呈现以及各时期审美观念的转变,并穿插作者本人收藏生涯中
墓志,其上一般首先记载墓主的姓名、籍贯、家世谱系,再记其生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最后记其卒亡时间、卒亡地点,以及葬地等重要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具有真实性和独特的价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字性实物资料。本书稿收录了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所藏的陈盛明辑《闽人墓志拓本集》四册,内容绝大多数涉及闽南人士,其中属于华侨及
本书详细介绍了英国探险家马克.奥里尔.斯坦因于20世纪初第一次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古探险的全过程,即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包括正文15章、附录部分以及译名对照表等内容,以百余万字的篇幅和300多幅插图、图版将古代和田地区各种遗址遗物展现于世人眼前,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化面貌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