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金沙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报告。于成都平原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编年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特殊而绵长的祭祀遗址,其异于中原地区的祭祀文化。长时段的祭祀遗存的存在凸显其祭祀传统的超稳定性,而大量珍贵资源的消耗,进一步显示出祭祀活动在当时古蜀人的社会生活中无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金沙古蜀社会结构是一个神权高度发达的社会
本书讲述了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古典园林集群在选址、营建、造园艺术、历史功能及保护、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全书以文物为载体,甄选171件/套展品,展示“这片园林”钟灵毓秀的山水环境、经年累月的造园历程、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园居理政的多元功能和方兴未艾的保护发展进程。
《定远侯家寨:全3册》是侯家寨遗址历年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侯家寨遗址1977年发现,1985~1986年进行了两次375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和动物骨骼以及一批陶器刻划符号,是安徽省早发现具有自身两期考古学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树立了标
本词典收条目21939余条,550万字,收录敦煌文献(包括吐鲁番文献)中的特殊语词及疑难俗字,而以语词为主,所释对象既包括口语词、方言词,也包括有一定时代特色的名物词和佛教词汇。 详细考释其读音、意义,在释义举例时把敦煌文献与其他传世文献结合起来,互相比勘,探源溯流,力图勾勒出每一个疑难字词产生、发展、消变的历时脉络。
本书为浙江省博物馆《金石书画》第六期特展图录,收录先秦至五代81种珍稀善本碑帖,其中含有刻帖6种,均为首次面世。稀见善本如宋本3种《北宋拓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南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南宋拓唐皇甫诞碑册》,初拓本《初拓东汉裴岑纪功碑》《初拓北魏鞠彦云墓志册》等,和经黄易、端方、戚叔玉、杨守敬、梁鼎芬、李葆恂、金蓉镜等人
本书分《考古编》《研究编》《图版编》三部分。
本书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反山》发掘报告的英文版。反山位于良渚古城城内莫角山宫殿的西北部,姜家山的北面,是一座人工堆筑的长方形土墩。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在土墩上发现11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型墓葬,共出土陶、石、玉、象牙、嵌玉漆器等1200余组。这是浙江省考古工作者首次发掘到随葬有玉器而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位于西沙永乐群岛南部的华光礁环礁内侧。1998至1999年,文物部门对该沉舱遗址进行了水下调查与试掘,出水文物1800余件。2007至2008年,原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和海南省文体厅又开展了两次抢救性发掘,作为南宋前期沉船,“华光礁1号
本书整理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2019-2021年考古调查发掘的结果,介绍了清理出来的建筑遗存、水沟等遗迹以及出土器物标本,根据发掘结果修正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南岸线位置,推测泉州市舶司遗址的四至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三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