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关汉简(肆套装上中下册)》收录肩水金关出土汉简2500枚,分彩色图版、红外线图版和释文共三册,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本书是泰州文献第四辑第64-65册,主要收录了李审言文集。
本书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所藏台湾义勇队档案为底本影印出版,主要包括台湾义勇队的宣传、组织、总务三方面的档案文件,涉及宣传工作、队员入队志愿书、人员考核、队员个人档案、名册暨人事统计、员工调派、庶务、法令、优待军属、办理赴台手续等内容。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8(套装上中下册)》为《长沙走马楼三国昊简·竹简》的第捌卷。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窖出土三国昊简,根据出土情况分为二大类:一大类为采集简,一大类焉发掘简。采集简系施工扰乱後,从井窖四周及十里以外湘湖渔场卸渣区抢救捡回的简;这种简相对残断。发掘简系昊简正式发现後,现场得到保护,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简
《古钟拓片集(套装共2册)》精选馆藏的拓片,分为文字卷和纹饰卷两册,拓片的拓印技术高超,上墨均匀,完整地反映了原物的大小和形状。大部分文字清晰,纹饰精美,是难得一见的古钟拓片集,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对文物研究也有实用价值。
清奏折特别是有朱批的奏折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价值,是清代珍贵、具特色、有政治性和机密性的历史档案遗存之一,是其他文献所不能替代的。《清前期云南督抚边疆事务奏疏汇编(套装共6册)/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档案文献系列》收录顺治十六年(1659)到乾隆六十年(1795)间的奏折3000余件,计220余万字,全面反映了这
《哀思录》一函三册,由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于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编印,分为三编十五卷。**编含遗像一卷,遗嘱、遗墨一卷,自传一卷,由粤往津纪事一卷,病状经过一卷,医生报告一卷,治丧报告一卷。第二编分海外各地追悼会摄影一卷,吊唁函电一卷,祭文一卷,海外各地追悼纪事一卷。第三编分海内各地追悼会摄影一卷,悼歌、悼曲一卷,
《总理奉安实录》由总理奉安专刊编纂委员会编纂,分照片、纪述、专载、附录四部分,详细记载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先生遗体由北京奉移南京安葬的整个过程,时间从一九二五年四月至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奉安典礼毕,包括筹备、组织、陵墓工程、迎榇公祭、奉安典礼、账目、宣传等重要史料。
《归善斋《尚书》三谟章句集解》,是《归善斋《尚书》章句集解》的第二册。典、谟,属于《尚书·虞书》,而《尚书·虞书》惟有典、谟二体,即二典、三谟。 《归善斋《尚书》章句集解》,意在汇集众家之解,以供读者探觅其善,以免限于一家之言。三谟,即《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继于二典之后。二典、三谟,统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初接受捐赠而从海外抢救回归的,共有3300多枚竹简,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略”中的各大门类。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肆]》内容则为集部文献两种:《妄稽》、《反淫》。《妄稽》为目前所见我国年代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