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劉向整理《逸周書》,已認爲它是孔子定《尚書》所不取的篇章,在以經學爲正統的時代,它自然不會受到太多的重視。晉五經博士孔晁爲它做的簡注,成爲清代以前唯一的《逸周書》研究成果。孔注本在唐初存四十五篇,元代以來僅有四十二篇,其他篇章没有孔晁注文。清代是歷史上文獻整理研究最興盛的時期,研究《逸周書》者也多有名家。盧文弨搜集多
2013年5月20日,由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另眼识家珍"--山西省百处古代壁画遗址掇英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300余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普敖拍摄的山西古代壁画遗址照片,引起了美术界专家再次聚焦山西古代壁画。本书在展览基础之上编撰成册,
方志敏在狱中写就的手稿,气壮山河,感人至深。它准确而清晰地反映了方志敏为了将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可爱的新中国而进行的艰苦而令人叹为观止的奋斗;展现出一名共产党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屈精神和高尚情操。多年来,出版方志敏狱中手稿一直是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全体同仁的夙愿,我
《抗日战争史料丛编》计划以影印的方式,汇辑抗战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文献数千种,其中第一辑已于2014年出版,主要收录军事方面的文献500余种,精装100册。此次出版的是第二辑,主要收录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献300余种,精装50册,内容为:抗日战争战略战术、各站区工作、军事会议、沦陷区状况、军事统计、各
美国卡内基博物馆所藏甲骨是著名的库寿龄、方法敛二氏所藏甲骨的一部分,在殷墟甲骨分类断代、形制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卡内基博物馆所藏甲骨研究(套装上下册)》所收甲骨均有正面、反面、侧面彩色照片,是一种新的甲骨著录方式,对未来的甲骨缀合工作具有积极意义。编排先按字体分类,在同类字体下再按相同或相近的事类编排,体现出
《康熙海盐县志补遗(一函四册)》为《康熙海盐县志》的补遗,清康熙十二年(1673)抄本,由张素仁修、彭孙贻、童申祉纂。全书三卷。卷一为赋役志户口、田土、税粮等,卷二为赋役志里役、盐课、屯田、物产,及贡举志等,卷三为职署志。
本书对世界各地区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道路,做了精辟的论述和总结,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总结性成果,对总结世界历史发展模式与道路,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仲景是生活在我国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从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出发,结合临床实践,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性地总结出了中医对急性热病和部分疑难杂症的诊治经验,写出了千古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完善、发展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开创了祖国医学六经辨证的先河。近两千年来,仲景学说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流派,直
日军宣抚班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向我沦陷区人民进行反动宣传和奴化教育的一个特务机构,直接隶属于日本各侵华派遣军总部。日本为彻底征服中国,达到长治久安的殖民统治目的,在日军部队专门配属宣抚班。日军宣抚班紧随作战部队进入占领地区,除积极协助军事活动外,还采取“恩威并济”、“剿抚兼施”、“教化安抚”等手段,大肆进行欺骗宣传,
1.《中国名人故居》是记录古今中国名人故居的大型摄影图典,通过图片、文字、编写体例的有机结合,为读者、收藏者营造一个彩色的、具象的、立体的,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的阅读欣赏空间,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浏览中,在名人故居史迹的倘佯漫步中,寻找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弘扬名人的伟大精神,自觉保护名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