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称推命之法为子平术,存世命理典籍虽众,然所收命例实为有限,盖因古人刻书所费甚巨,不得不尔。《子平遗书》一书之发现,可补此憾。是书此书乃明文渊阁旧藏,明代红格写本,题曰《子平遗书》,又名《沙涤命经》,明抄本,实有四百二十一卷,计四百一十九册。宣统初元,内阁清厘大库,由学部奏请,此书由阁中移交学部,并拨京都图书馆。现藏
《儒藏》工程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精华编二八二)册汇集二十世纪以来有重要影响的出土文献,包括郭店楚墓竹简《缁衣》、郭店楚墓竹简《鲁穆公问子思》、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郭店楚墓竹简《忠信之道》、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郭店楚墓竹简《六德
《儒藏》(精华编)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上首次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传世文献收录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出土文献主要收录近代以来出土的儒学典籍。海外文献收录日、韩、越三国存世的重要儒学文献。采用最能代表儒家学术观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按部、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儒藏》为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的丛编。收书时限自先秦至清代结束。《儒藏》精华编为《儒藏》的一部分,选收《儒藏》中的精要书籍。《儒藏》精华编所收书籍,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传世文献按《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大类、小类基本参照《中国丛书综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