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共32卷,中央卷1卷2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卷,地方卷每卷20余万字,配以彩图,全景式地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本丛书主要以写事为主,夹叙夹议,图文并茂,由很多长期从事党史或地区改革开放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编写,既可读可信可取,又引人入
第三辑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老解放区的法律文献》。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决定将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西北办事处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并领导抗日军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32卷口述类第12卷农村妇女第2卷)》记录了陈碧刁、丁菊娥、汪金环等人的口述内容。口述类妇女卷是新版中国农村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调查是国内外的基于大型深度调查基础上的一手调查资料,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完整全面,在此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本书将沈家本未刻书整理、汇编,并加以标点。包括叙雪堂故事一卷、秋审事宜、秋朝审覆奏本、秋朝审进呈黄册及呈进日期、秋朝审招册删去抚看语止叙部看、秋审官犯予限完脏、新疆等处秋审、拟绞固监缓决官犯入于秋审具题、记名情实、赶入本年情实、朝审归秋审处会办、停止刷送旧事缓决招册、秋审册首式、勾到册内夹片提奏、黄册黏签。本书所收均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释义(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纪念版)(全40册)》旨在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将这40年来全国人大颁布的典型且重要的法律及其释义甄选汇集,精选40本释义编辑成套。该40册释义均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参与立法的同志编著,坚持以准确地反映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款内容为基本要求,在每部法律释义中努力做到观点
本书收录民国时期华侨相关史料六十五种,分为六类:(一)华侨历史与概况;(二)华侨问题研究与调查;(三)华侨机构与团体;(四)华侨经济;(五)华侨教育;(六)华侨抗战。本书有以下特点:(1)所收史料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影印出版,此前未被人或少被人研究利用,极具学术价值;(2)不仅收录民国图书资料,更增收若干关于华侨社团、华侨
本书是*部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的光荣历史与奋斗历程为主题的口述史、访谈记和回忆录史料文献的汇编,作者群包括李达、陈望道等参与中共创建活动的*代共产党人,胡乔木、张爱萍等曾于不同历史时期在上海工作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晓、刘长胜等一大批长期在上海英勇奋斗的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文本形成和征集发掘的时间自20世纪50年
侨批通常指华侨寄回国内的一种“银信合封”传递物,即华侨通过回国同乡、专门或兼职信使(俗称“水客”)及后来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家书和附有简单留言的汇款凭证。侨批作为反映中国东南沿海人民文化特色的重要民间文献,具有真实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见性和完整性等特点,其价值堪比“敦煌文书”。2013年,福建和广东的侨批档案申
本书卷首有一卷补述“诚意正心之要”。正文一百六十卷,分《正朝廷》《正百官》《固邦本》《制国用》《明礼乐》《秩祭祀》《崇教化》《备规制》《慎刑宪》《严武备》《驭夷狄》《成功化》十二章。
本书收录民国时期县政资料百余种,涉及方面包括:(一)县政体系构建,含相关法令条文、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公务统计方案及各地县政建设计划纲要等资料;(二)县政人员,涉及县知事、县长的任用、考取、卸任、接任、考核、奖惩,县长为政报告、从政笔记,普通行政人员的甄选与训练、配置及其待遇等;(三)县政实践,包括县政调查统计、工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