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大字典藏本)(套装共3册)》编辑始于1992年,原来曾国藩著作在禁锢三十年重新出版后,有人说,这些书从选题上来说,并不是什么创造性的新点子。可是在1979-1980年间,要打破这个禁锢,也得排除一点阻力,顶住一点压力。既然不是新点子,就更应该认真整理,争取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努力推陈出新。直到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肆)上中下(精)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经出版10册,大约半数;而英国藏品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和规模,理应完整出版。本书将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包括全部英藏敦
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共14册),这套丛书还有《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书(全十六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全四十六册)》,《辽宁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全十八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全五十三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全二十二册)》等。
本书作者以揭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战略物资的掠夺为轴心,设计本书架构,从日本战时经济侵华政策的制订及推行入题,全面、系统地阐述日本侵略者对华北沦陷区的经济统制、经济封锁以及强制掠夺乃至武装掠夺的全过程,逻辑严密,主题突出,资料翔实丰富,论述深刻有力,是一部功力深厚的学术著作,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大型系列满铁档案资料全集。
本书完整辛亥老人朱峙三(1886-1967)的所有日记(1893-1962)。作者在日记中忠实地记录下身边的所见所闻,包括辛亥革命等历次重大历史事件在民间的反应,湖北地方的社会变迁,清末民间时期学校教育的情况,自家日常收支的经济账目等。
礼仪作为人类社会相互交往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发扬光大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优良礼仪传统,吸收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礼仪美德,国内众多对礼仪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事实际礼仪工作的人员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共同编写了这部《礼仪全书》。 《礼仪全书》吸收了国内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142册)》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6000多件敦煌遗书为底本影印出版。是迄今为止披露该馆敦煌遗书藏品最大最全的一部大型图录。除图版外,有总目、条记目录及新旧编号对照表。《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142册)》对敦煌遗书的文献研究、文物研究与文字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是敦煌学研究、中古史研究、文献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140》主要收录了彩绘供养人像(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天地八阳神咒经、妙法莲华经卷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救护身命济人疾病苦厄经、妙法莲华经卷五、妙法莲华经卷四、正法念处经卷五五等内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无量寿宗要经、起信论疏卷下、华严经疏、妙法莲华经卷三、佛经残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