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法语、拉丁语、汉语三语词典,词典选用的词组及短语均为当时贵州民间日常使用的口语,生动地再现和保存了19世纪中期贵州口语的风貌。
本书共七卷,收录了66种徽州乡音韵书,其中65种抄本,1种石印本。徽州乡音韵书以抄本为主,现多为私人收藏,本书收录的65种抄本,也是孤本,其中64种为黄山学院孙承平先生历时数十年收藏,另1种抄本则为乔全生教授所收藏。1种石印本则是徽州韵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新安乡音字义考正》。这些韵书成书的时间从清代中晚期一直到1949年
近代吴语的历史文献数量丰富,体裁多样,种类繁多。本《集成》搜集并精选明末到民国时期的吴语文献27种,所收录的均为直接记录、研究吴方言的中外学者的著作。中国学者的著作,侧重于考证方言词语的来源,为我们提供了方言词汇和文字的信息。近代外国人的研究,运用近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给方言研究带来了新风气,也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记录
《中国语言资源集·福建》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福建项目79个市县方言调查成果的汇编,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口头文化4个部分,全面反映了福建境内闽南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的现时面貌,深入揭示了福建方言的基本特点和地域文化的基本风貌,为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汉语史的研究和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也为地域
本丛书为《近代稀见吴语文献集成》(第一辑),由游汝杰、盛益民担任主编。本辑共分为四册,第一册收入《上海土白功课》《苏州土白集字》《瑾邑土音》,第二册收入《松江话练习课本》《杭州方言字音表》《温州方言入门》,第三册收入《方言备终录》,第四册收入《地球图》《地理志问答(上海罗马字)》等8本吴语的故事、地理类书籍。本丛书一律
《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是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项目《明清以来中外濒危中西文闽方言文献发掘、集成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与研究》中的文献集成成果,拟影印或重版150种中西闽方言文献,13种文献构成一辑,预计出版12辑。本次出版《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第六辑),共13种文献:《中西字典》《汕头话
《中华千古名言大辞典》选用的,内容上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前人智慧的结晶;形式上是语言的精华,修辞的佳范。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若无文采,就没有生命力,难以传之久远,留于后世。名言能历代传诵不衰,除内容精彩之外,形式上也利用汉语字为单音,调分平仄的特点,体现语言形式的简洁之美,对称之美,均齐之美,节奏之美。读
古籍影印。《说文解字注》三十一卷,是《说文》学史上最重要最负盛名的注本,内容包括阐发体例、校订讹误、疏证说解、标明古韵等。书末附《六书音韵表》,以说文为基础,通过先秦文献韵脚系联和说文谐声归纳,形成段氏古音十七部系统。《说文解字注》成书于清嘉庆十二年,版本有经韵楼原刊本,道光学海堂本,同治崇文本等,民国以来有不少石印、
本书由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丁声树、杨时逢、吴宗济、董同龢等共同撰写,商务印书馆1948年出版。作为汉语方言学名著,收入《荆楚文库》。全著包括分地报告和综合报告两个部分。分地报告分列全省64个方言点的详细语音材料,每一点都有声韵调表,800个同音字表,方音与古音比较表,还有一部分会话材料。综合报告分列各地字音比较,常用词
本《成语大典》共2册,包括500个成语故事,8000多个成语,基本上涵盖了中小学阶段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成语,满足从小学到高中各个阶段学习成语的需求。本书500个成语故事按照出处原文改写,以保证成语故事的原汁原味。全书大部分成语故事出自《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或《论语》《庄子》《孟子》《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