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口述回忆等史料线索,完整展现抗战时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其后继院校发生、发展的历史。其主要内容包括:从“四校一院”(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国立北平研究院),到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并序联黉,“五合为一”;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一分为
《清华周刊》创刊于1914年3月24日,是一份由清华学生主办的刊物,原名《清华周报》,1914年9月22日改名为《清华周刊》(以下简称《周刊》)。改办大学后,《周刊》成为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的刊物,由学生会干事会的出版科委员负责组织编辑出版。1947年9月25日被列入禁刊,停止发行。内容有言论、译丛、文苑及校闻等。该刊承
本书辑录历代成书的书院志、学规、章程、课艺、讲义、(讲会)会录、会纪、同门谱、藏(刻)书目录、山长志、学田志等类型的书院文献100余种,学术、史料与文献价值甚大,为书院研究提供了基本文献。
1901年11月25日,山东大学堂开校,校址设在济南泺源书院。山东大学堂的创办在当时的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被光绪皇帝通饬各省要求参照办理的《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作为中国第一部大学章程,不仅为山东大学一百多年按章办学奠定了传统基础,而且为当时正在兴起的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树立了生动的范标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至父,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后期重要代表,著名学者、教育家。曾担任河北保定莲池书院山长。一生躬读不辍,著述闳富,点勘群书数百种。本次影印《吴汝纶全集》主要以《群书点勘》为主,《桐城吴先生全书》为辅,收录吴氏著作七十余种,为学界全面系统地研究其学术全貌提供文献来源。
红火箭儿童英语分级阅读点读版全级(套装共174册)附4本中文指导手册,分为4个级别。1.字母探险家(全30册+1本指导手册),主要学习26个字母以及4个组合字母的大小写及发音,一本书讲一个字母,最后一页配有一首字母童谣,封底有大小写字母的书写顺序。字母探险家包含以下特点:认识字母;认识字母的大写和小写;通过图文关联认知
书院是我国古代私人或官府创立的藏书、教学、著书、刻书进行文化教育的场所,最早为唐开元年所设的丽正书院,征、藏、刊、校经籍典章,自东佳书院起,书院亦用以讲学。从唐以来经历了宋、元、明、清千余年的发展,书院已遍及全国,特别是宋代的四大书院,对后世书院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每个书院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书院志详尽地纪载
《勇立潮头扬帆前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年史稿(1978-2018套装上下册)》对1978—2018年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四十年发展史做了系统梳理。1978年3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其为国内创办较早的一所研究生院。四十年中,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始终秉承“勇立潮头、扬帆前行”风格与情怀,
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组织,源出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士人在儒、佛、道融合的文化背景之下,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修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由唐而历五代、宋、元、明、清,经过近1300年的发展,书院得以遍布除今西藏之外的全国所有省区,
本书收录民国时期武汉大学讲义108种,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语言文字学、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各个门类,也收录部分自然科学方面的讲义,如水利科学、地质学与生物学等。这些讲义现藏于武汉大学图书馆,按类编排,主要作者有谭戒甫、范寿康、周鲠生、刘秉麟、游国恩、黄侃、钱南扬、方壮猷等,编者为这些讲义作者撰写了生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