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树义长年坚持日记,现存日记共分5部,大多都有作者自书名称,有《北征纪行》《楚北旬宣录》《归田录》《归舟安稳录》《癸丑出山录》《癸甲从戎》等分册题名,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至咸丰四年(1854年),中有间断,应是遗失。这些日记因大部分是用“梦砚斋”行笺书写,所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总称《梦砚斋日记》。唐树义几乎半
赵元任先生毕生注重收集和保存资料,有片纸不丢的习惯,他留下的材料共有12万余件。1983年,赵元任夫妇去世后不久,家人将赵先生的全部私人档案捐献给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由该校班克洛夫特特藏馆管理,名为赵元任档案。这是研究赵元任先生其人其学的一手资料,更是语言学及现代中国学术史、中西学术交流等研究的珍贵的基础性文献。这些
《云自在龛丛书》五集三十五种,刊于光绪间,主要收辑六朝、唐、宋、清代学者的著述,是一部以辑校古籍为主,又兼有搜奇集异、汇集从残特点的丛书。其中所收有些颇为罕见之佚书,如赵矢一《奉天录》为唐人旧笈,原书久亡,乾隆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但《四库全书》未收。后来徐松得到稿本,用活字印行,顾广圻曾校刊,由秦恩复刊行,因
《俞曲园藏诗笺手札》,内含诗笺四册、词笺一册、袖中书五册,收录了俞樾友朋、故旧、门生等八十六人写赠给他的诗笺、词笺、手札,合计各体诗三百二十九首、词四十三阕、书札六十八通。收录在这本合集里的八十六人,既有祁寯藻、曾国藩、谭钟麟、瞿鸿禨、潘祖荫、陆润庠等朝廷重臣,也有恩锡、俞廉三、陈夔龙、曾纪泽、余联沅、江标、袁昶、徐琪
童柄魁,名勤垣,字柄魁,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卒年不详,浙江宁波童市镇人。从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记日记,每日不辍,现留存有26本日记。其子童一亭,受父亲童柄魁的影响,也记日记,现留存有10本日记,记录了他在宁波童市镇生活及上海经商的经历。童柄魁、童一亭父子日记大量记载了宁波、上海等地的民俗活动及家族日常生活
本书为陈星庚、陈积澍父子二人的日记。现存陈星庚日记自1912年起,止于1931年。陈积澍日记起自1917年,止1924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书法价值,为研究近代教育史、外交史提供了参考资料。
钟桂松,浙江桐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浙江电视台台长、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等。钟桂松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业余时间长期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尤其是茅盾、丰子恺等浙江现代文化名人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在学界和出版界颇有影响力。《钟桂松文集》共十卷,收录其历年来关于茅盾、丰子恺、沈泽民
本书是近现代著名词学家夏承焘现存日记的汇编,收录了其1916年(十七岁)至1985年(去世前一年)近70年(中间有数年日记佚失)的日记,依据日记原稿重新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曾出版《天风阁学词日记》,被著名学者施蛰存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词学文献”,是“日记文学的上乘之作”,在学界有重要影响。但《天风阁学词日记》是删节本
本书为清代宦粤官员、浙江山阴人杜凤治所撰的日记,始于1866年5月,终至1882年lO月,16年未曾间断,是迄今存世最详尽的晚清地方官员日记,连续、详尽、细致、真实地记录了一位州县官各种公务、公私交往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晚清州县司法和行政等方面的实际运作,对同治、光绪年间的广东社会也有全面深入的揭示,在考察清代
本书分为正编、附录两部分。其中正编收录历代黄帝祭文122篇;附录部分包括黄帝专题吟咏作品选15篇、黄帝传记3篇、黄帝世系图表3幅及黄帝研究论文选辑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