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探索大河文明和水文化的角度出发,聚焦于“水城意象”的思考与研究,并通过一幅幅绘画作品予以直观表达。书中追寻智慧的运河,领悟“运河的历史水中晃荡,运河的文化欢歌渔唱,运河的城市古韵密语,运河的智慧千古崇尚”,提出了创建“大运河学”的系统构想。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水城意象赋”的视觉舒展,分别从“诗性的上海”“水
本书为《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的影印版本。宋淳化三年(992),太宗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被誉为“法帖之祖”。因其中三卷是摹刻王羲之书迹的专卷,而被视为无价之宝。此帖系汇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广东民俗民间舞蹈从历史渊源、民俗民风、舞蹈概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著作的主体部分,记录整理各种类舞蹈依附的民俗事象与舞蹈语言主体;由第二章吉祥瑞兽类、第三章奇珍异兽类、第四章飞禽走兽类、第五章岁时节令类、第六章生产劳动类、第七章宗教祭祀类以及第八章少数民族舞蹈构成;第三部分即第九章新
本书为“现代的回望:非洲艺术展”图录。“现代的回望:非洲艺术展”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清华大学中国-非洲领导力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展览共分“人与神:信仰与仪式”“人与人:权力与情感”“人与万物:有灵的世界”“美的形式:现代艺术的挪用”四个单元,共展出200件(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多彩的非洲艺术。在19世纪末至20世
本套书搜罗了目前经典的明清园林版画或者版画中的园林图像,高清印刷,辅以研究文章,对美术史、园林史、版画史领域有很大意义。其中册1、册2以软精装形式呈现,册5至册7以经折装形式呈现。册1、册2分别搜罗了明、清版画中的园林图像,比如万历年间师俭堂本《西厢记》、环翠堂《西厢记》《狮吼记》《琵琶记》、凌刻《西厢记》《红拂记》、
雕刻冶镜——两汉铜镜铭文集粹,收录止水斋孔震所藏218面两汉铜镜铭文,以“考古与艺术”相融合为理念,结合专业摄影和拓制技术,对“汉代铜镜铭文”进行全新出版。以微距高清移轴形式拍摄单字拍摄,首次高清、细节地展现了汉代镜铭书法之美。该书在专业的学术基础之上,通过全新模式,从全器、铭文的高清图像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展现了“汉代
本书收录了吴昌硕、邓石如、溥儒、康熙、刘墉、八大山人、张旭、欧阳询、董其昌、傅山、成亲王等名家所书的《心经》。每一位书家的《心经》都各具特色,吴昌硕篆书古朴厚重,邓石如篆书刚健婀娜,溥儒书法清新雅致,康熙御笔端庄大气,刘墉书法内敛含蓄,八大山人书法简约空灵,张旭草书奔放洒脱,欧阳询楷书严谨规整,董其昌书法秀逸洒脱,傅山
在敦煌的艺术宝库中,有一支光芒四射、瑰丽多姿的奇葩,那就是以敦煌汉简、张芝、索靖书法、敦煌藏经洞写经为主要内容的敦煌书法。其数量之巨大、书体之多姿、功力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敦煌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字体丰富多样,风格独具,有古朴雄浑的隶书、流畅灵动的行书、端庄规整的楷书等。这些书法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历史的
《中国历代墨迹名品·第五辑》一书收录了众多古代名家的经典书法作品。有米芾潇洒不羁的《苕溪诗帖》;颜真卿悲愤激昂的《祭侄文稿》;怀素奔放豪迈的《自叙帖》;赵孟頫典雅秀逸的尺牍;文征明端庄的《金刚经》;刘春霖规整的殿试策论;唐寅才情四溢的《秋声赋》与《落花诗册》;王铎雄浑的行书;梁诗正细腻临写的王羲之作品二种。本合集涵盖多
《中国历代墨迹名品·第四辑》一书全面涵盖了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经典之作,如《兰亭序》《乐毅论》等。从《集王圣教序》的大气磅礴,到《兰亭序》等名帖的神韵非凡,再到《草诀百韵歌》的实用指南,每一本都全面展现了一代书圣的独特魅力。大字版《十七帖》清晰易临,《乐毅论》《兰亭序》等帖尽显其楷书之美。《心经》等作品更是充满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