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华夏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始终一脉相承。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因相对封闭的特殊地形地势,遗存的古代文物,无论是地下还是地面,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毫无疑问,山西是全国省份中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基因库之一。清华大学与山西省自2016年双方签订省校战略合作协议以
本书是配合2023年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图录。书中集中呈现了白石老人的艺术成就,将其作品主要分为花卉、蔬果、游鱼、草虫、禽鸟、书法及篆刻几类。书中不仅包括白石老人的艺术作品《益寿延年》《和平》《清平福来》等,还收录了他获得的“国际和平奖”证书与奖章、“人民艺术家”奖状等珍贵资料,呈现了老人荣誉满载的一生,以及他对“
本书分为7章,内容包括:“五四”以来的湖湘哲学、“五四”以来的湖湘史学、“五四”以来的湖湘经学与诸子学、“五四”以来的湖湘语言文字学与版本目录学、“五四”以来的湖湘文学与艺术、“五四”以来的湖湘教育、“五四”以来的湖湘公共文化与社会习俗等。
本词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辽宁省出版的第一部大型地名工具书,是辽宁省第二次地名普查(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成果之一。本词典涵盖政区、群众自治组织、交通、名胜、山水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共收入22000余条,每个词条均包含地名名称、读音、位置、来历、沿革、地理实体概况等内容,突出了地名的基本要素、文
宋刻《新定三礼图》二十卷。宋聂崇义集注,宋淳熙二年(1175镇江府学刻公文纸印本,刻印皆精。清钱谦益跋。聂崇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除将名物分类归纳、用文字解释说明外,每一种名物绘画一图,共计三百八十一幅图,与文字相副。所绘图像虽“未必尽如古昔”,但援据经典,考释器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亦是研究、观摩古代版画的絶佳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史,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又与宗族制度的演变相联系相伴随。宗族又称家族,指父系单系亲属集团。学术界对宗族的界定不一,依冯尔康和常建华两教授看法,宗族是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宗族有三个标志,即祠堂、祭祖和族谱。因此,宗族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纽带,是千年中
《中国青铜器辞典》自2013年出版以来,在文博领域和社会各界乃至海外同行中反响热烈,广受好评。近十年来,全国文物、博物馆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各地不断发现和出土青铜器,研究成果不断创新,为能及时反映青铜器研究领域的新成就,兹对原有辞典重行修订,除补充部分新器外,对其中各地考古研究所藏青铜器划归博物馆藏品部分作了修订,并对各
本书展出了部分中国古代玉器,是一个很好的展览,其中很多作品是一般玉器展览中不可多见的艺术珍品,是能够代表时代玉器特征的典型作品。展览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古代玉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展品的珍希性,可供观赏、研究。画册共展品特点分为龙飞凤舞、瑞兽灵禽、家豢天养、嘉木良卉和时蔬佳果5个篇章。
本书将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书札两种集结影印出版,分别为:一、《陈介祺书札》九册本,手稿,行草;二、《陈介祺致潘祖荫手札》四册本,手稿,行楷。两种均为陈介祺墨迹,是目前所知体量最大的陈介祺书札收藏,且从未刊布过影像,仅有少数内容曾为论著、论文揭示,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两种陈介祺书札,在涵盖楷书、行书、行草、大篆等字体,也
《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本书为中国近代通史丛书的总论卷,本书分为中国近代史史书编纂的回顾、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把握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等5章,并附有近代中国史事记略。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