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本册为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前三十卷。为朱子史学代表著作之
《儒藏》(精华编)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上首次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传世文献收录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出土文献主要收录近代以来出土的儒学典籍。海外文献收录日、韩、越三国存世的重要儒学文献。采用最能代表儒家学术观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按部、
1936年,梁启超生前好友林志均主编《饮冰室合集》完毕,《合集》分《文集》《专集》两部分。其中《专集》24册,包括《戊戌政变记》《自由书》《李鸿章》《越南亡国史》《太古及三代战记》《墨子学案》《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104种。本书即以1936年版《专集》为底本,以简体横排分13册
简易、变易、不易的终极法则,道家、儒家、纵横家尊奉的宝典,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国文化的巅峰,古人的不传之秘,当代人的枕边书。
儒藏(精华编123经部四书类四书总义之属)(精)
儒藏(精华编122经部四书类四书总义之属)(精)
《儒藏.精华编》册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三收录《三鱼堂四书大全》四十一卷。清陆陇其编。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浙江平湖人。《三鱼堂四书大全》是陆氏在明代胡广等人编纂的《四书大全》的基础上,广泛采辑宋明诸儒的四书学著作,收录明万历以前各家四书学诠释之说。书编成后,陆氏并不满意,题做“旧本四书大全”,不肯示人。
《儒藏》(精华编一二七)收录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说解汉字的专书,其对儒家儒家经典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承所起的作用,卓越千古,其价值不言而喻。之前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等出版社都曾经过影印出版。中华书局也曾出过校点整理本,其侧重于针对《说文》中具体字形,搜集大量金文、甲骨文字形,便于读者对《说文》字形
《儒藏》(精华编五八)收录北宋陈祥道《礼书》一书。陈祥道是北宋著名经学家、礼学家。《礼书》一百五十卷,是陈氏竭尽心力的巨著,体大思精,卷帙浩繁,其撰写初衷是为朝廷制礼提供参考。此书就资料的搜集而言,可谓完备,陈氏本人尤其擅长通过资料的编排,探究礼制发展演变的轨迹。书成即得到当时学者范祖禹等人的赞赏。其后学者更是对其推崇
《图书集刊》为民国时期重要学术刊物,创刊于1942年3月,由四川省立图书馆编辑发行,蒙文通任主编,当年即发刊三期(第二、三期分别于6月和11月出刊),之后一年一期,一直到1949年停刊,共出9期。《图书集刊》重视中国传统学术和文献学的研究与传播,发表并保存了许多名家力作,廖平、谢无量、钱穆、熊十力、李源澄、蒙季甫等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