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陇右文库”之著作库,系全面发掘和详尽收录历代甘肃地方人物著作和有关甘肃地方文献的资料库。全书以时代为序,分为四编,即汉至宋元编、明代编、清代编、民国编,共收集著作200余部,有刻本、抄本和稿本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等,版本十分珍贵,是甘肃清代以前(含部分民国时期)甘肃籍作者著述作品集大成之作。本书以影印形式出版
本书依据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蜀汉景耀五年(262年)的《三国时期全图》对应的当今中国行政区域,来确定全国三国文化遗存(蜀汉故地卷)调查报告的主要涵盖范围,时间上限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公元184年)为开端,下限暂定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本书共3册,约63万字,调查点位559个,图片2700余张,汇集第一手调
本书内容:南宋乾道七年建安蔡梦弼东塾刻本《史记》,收录于《中华再造善本》。旧藏杨以增海源阁,《楹书隅录》著录之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卷四十三缺,配光绪七年杨保彝影宋抄本。书内有“建溪蔡梦弼傅卿校刻梓于东塾”牌记,目录后有“三峰樵隐蔡梦弼傅卿校正”一行,其他卷后尚有蔡梦弼刻书题记多处,有季振宜题款。
本书将其所藏金石器物按省编排,其卷首称凡山水名胜、古陵墓、古寺观,必多碑刻,皆留心访查,注明碑刻所在地,并简要介绍书体、尺寸、撰书人、流传及存佚情况。故是书系一部大型的金石分地目录,既据旧目所录之金石,又据作者所藏增入,间附按语订正旧著录之讹误,体量较大,相当于一部金石分地联合目录工具书,对研究清代金石学有重要的参考价
本书收录《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五篇竹书,每篇包括竹简的全部图版、释文、字形表及竹简信息表等。
1981年至1985年,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的《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至第三辑相继正式出版发行。记录了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对一代青年中医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奇文作为原作者之一,继承《名老中医之路》之志,继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载名老中医近200位,他们学习中医理论,则记诵、
《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附《尚书补谊》《尚书续补谊》《尚书集注音疏述》《尚书集注音疏后述》和外编《尚书经师系表》各一卷,历十三年而成,四易其稿,是江声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备载书序,除注今文二十九篇外,又取诸书《汤誓》《泰誓》诸篇逸文,依书序补入。注文则辑马融、郑玄等古注,古注所缺,则自为注,伪孔传亦间采一二,疏中则详揭注文
本书为我社2019年1月出版的《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的英文版。良渚遗址的考古与保护,经历了八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断探索,取得了重大的收获。本研究报告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全面解读了目前我们关于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城的认识,并吸收多学科如年代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石料鉴定与研究、矿物、土壤、气候环境等方面研究中取得的丰硕成
本书是福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2021年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成果报告。书中介绍了圣杯屿及其周边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2021年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工作概况、遗址状况和出水文物,并通过将圣杯屿沉船遗址出水文物与龙泉窑考古发掘及海外沉船出水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对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的性质、年代、航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