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点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
《敬乡楼丛书》为1928至1935年间,由黄群编纂并出资排印的温州地方文献。 《丛书》分四辑,计三十八种二百八十九卷。这是继孙衣言《永嘉丛书》、冒广生《永嘉诗人祠堂丛刻》之后,近代温州乡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重大成果,为复兴永嘉学术传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丛书》自始自终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出版之初,梁启超曾言其“将精校
《子藏》的编纂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的重大课题,具体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此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其将整合文科院系和古籍所、图书馆的力量,并联合海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进行《子藏》编纂出版工程。《子藏》收录的各子著作时间,则大致上截止到魏晋南北朝之末,因为这时期诸子百家的特点比较明显;而研究各子的著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儒家经典“四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本书共十四卷,每卷由原文、今译、注释、开讲四个部分组成:原文精校,今译畅达,注释精审,开讲通透,一气贯注。篇后为读者列出成语及相关章节链接。导读部分是本书最大特色,对传统经典
“因明”(hetuvidyā)是唐代玄奘法师沿用《瑜伽师地论》的命名法,对于他当时以陈那(Dignāga)为代表的印度佛教逻辑学、辩论术与知识论学说的一个总称。“汉传因明”保存了印度佛教逻辑学与知识论在公元6到7世纪这一阶段的发展形态。汉传因明文献是我们研究印度中古逻辑史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1980年代,复旦大郑伟教
中国近代西方心理学文献丛刊 第一辑:心理学总论(共10册)
“中国建本珍品名家系列(第一辑)”是当前国内首次对中国建本古籍名家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保护、研究的丛书出版项目。本项目是丛书的首批示范品种,也是丛书的基础性品种,所收图书的版本、主题内容、印刷技艺均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朱熹为建构理学思想体系而遍注群经,《周易本义》为其《易经》系列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在正本清源上下功夫,从而揭
“四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本书收录宋代至明清时期对“四书”注释、考证、订补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文献六十余种,其中不乏名家力作,如元张存中《四书通证》、元胡炳文《四书通》、元赵德笺《四书笺义》、明陈琛《陈紫峰先生四书浅说》、清宋翔凤《四书古今训释》、清毛奇龄《四书正事括略》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书作者
本套丛书第一辑十册,按照统一的体例全面释读、整理和研究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前39卷的内容。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原底稿共120卷(共三辑),文献被收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书稿即依据首次公布的来自俄罗斯的第一手文献照片,遵照国际东方学“四行对译”标准,对西夏文进行包括“标音”“对译”“译文”和“注释”等形式的文本释读,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