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园林卷》《藏品卷》两册。其中《园林卷》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博物馆内的园林布置,二是建筑构件展示馆陈列的木雕、青瓷馆陈列的青瓷。《藏品卷》也分两部分内容,一是明清硬木家具,二是文房杂件。书稿内容系浙江中鑫艺术博物馆的馆藏品及园林建筑,王水鑫为著名收藏家,近40年来,他从全国各地收藏了5000余件古建筑及构件、古家
本书收录了他为中国国家博物馆17个展览摄影、设计的83件(套)展览印刷品。相关设计介绍及评论文字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文史专家、展览策划家陈成军撰写。根据展览印刷品设计构思和风格的差异,全书分为底蕴与整体、减法与加法、炽爱与意境、民族与世界、多变与趋同、奇思与工艺、时代性与实验性等主题,以点带面地阐述文物展览系列印刷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是以器物图片为主体,系统展示17-20世纪中国翡翠工艺品的图书,其中著录器物的时代、名称、材质、尺寸、造型、纹饰及题材寓意等基本要素,其他不作考释。《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分卷原则上以器物类别划分为五类,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设编委会、
古代玺印作为中国篆刻史上主要的实物载体,至今发现的数量有数十万枚。近两百年来,古代玺印材料流失海外的实物逾一万件,珍稀版本的谱录亦超过两千种,将之重新整理存档,小而言之利于学术利用,大而言之是对历史文化负责任。以海外个体的博物馆或收藏家为单元,派驻拍摄、钤拓人员赴各处收集玺印资料,出版一套梳理海外玺印材料的丛书。此丛书
《中国陶瓷大系(套装共15册)》是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三代编辑多年精心编撰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的基础上,经过重新整理、编排和设计之后,精选出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院馆)及其他各省市地方博物馆的千余件
本书是《华轩品藏录:中国绘画卷》的全新修订本,是著名企业家、书画收藏家张恩荣先生对其所收藏的中国绘画的总结和解读。作者着力点并非书画的真伪、市场价值等普通书画爱好者关注问题,他从绘画的内容及相关或相似的历史故事、画家的思想及事迹等方面来解读绘画所隐含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我们品读书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书以篆刻为主,收录72位篆刻家所刻共142枚印章,其中有西泠印社社员作品45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89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3枚,其他作品5枚。印章分为6类,编者的法人章、闲章、生肖章,还有儒家经典、诗词、警句等。
本书集中国古玉器之珍品,收录了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古玉精华,用八百余幅摄影图片,系统诠释了五千年玉文化,如礼玉器、服饰玉器、陈设玉器、文房玉器等历史发展演变进程。从专业的角度,向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值得鉴藏的古玉石种类,如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等多种玉质,并详细解读了古玉的基本制造工艺、造型、图案纹饰和识别要点。这是
《莹质神工光耀阳羡:宜兴民间收藏铜镜精品集》指出宜兴是中国著名的陶都,“宜兴窑”是中国著名的古瓷窑,目前已发现春秋至清代古窑址近百处,其中晋小窑墩遗址、唐涧众窑遗址、唐宋真武殿窑群、宋筱王村窑群、明前墅龙窑、清前进窑遗址等窑址组成。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厚的历史遗产,阳羡文化与吴越楚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浑厚的阳羡历史文化。
本书是邓泓等先生集二三十年收藏,以殷商文化为主线,按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石器等七大类千余件藏品,组成系列,成书推出,以此搭建“时光隧道”与殷人“对话”,再现三千年殷商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及艺术风貌。下册收录“威风八面的阵仗”、“民族融合的见证”、“人类至亲的朋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