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正成为山东文化的一面旗帜。该项目将对《孟子》一书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全面展现《孟子》一书的历史流变过程及流传的全貌。
本书为《儒藏》精华编集部之一种,包含《水心先生文集》和《文山先生文集》两种。 《水心先生文集》作者叶适(1150-1223),南宋永嘉人,自号“水心居士”,人称“水心先生”,事见《宋史?儒林传》。他所代表的永嘉学派,与理学派、心学派并列为南宋的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整理以《宋集珍本丛刊》影印铁琴铜剑楼所藏黎刻原
《儒藏》(精華編一三四),收《資治通鑒綱目》卷三一至卷四五,共計十五卷。《資治通鑒綱目》五十九卷,南宋朱熹編撰,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1363年的史事。綱仿《春秋》,以大字簡敘總括提要,寓褒貶於筆墨之中,從義理上糾《通鑑》之失;目效《左傳》,以分注方式逐條詳敘細節,開創了
儒藏(精华编一三三)收录《资治通鉴纲目》卷十六至三十,纪事起于公元二五三年,止于公元无二五年。南宋朱熹撰,此书融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史评等书法,对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进行了发展,并形成了史书编撰学上的一种新体裁“纲目体”。鉴于此书在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及朱熹本人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此书自编撰之日起便备
《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作为儒家学派经书的《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历代皆有刊本,文人注解作品亦不胜枚举。今将《四书》及其注解作品整理汇
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这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而言。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翦伯赞曾高
张其成《道德经》解读线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