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书法珍品”丛书甄选中国历代书法经典之作,以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五体和小楷进行分类汇编,并以朝代先后为序,充分地展示出每一书体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共集为6种,24册。丛书除了收录传世书法名作,还精选了一些名家题跋以及佚名的经卷佳作等,可使读者对历代书法的面貌有更广泛、详细的了解。采用大8开高清全彩影印,锁
本书为收藏家何华峰几十年来收藏的沈曾植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有条幅、中堂、对朕、册页、成扇、小品、尺牘等,计一百余件,体现了沈曾植多个时期、多种书体的面貌,为沈曾植及其书法、生平交游提供了稀见的资料。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等。浙江嘉兴人,清
上海博物馆是庋藏历代善本碑帖的重镇,本丛刊为首次全面公开上海博物馆的碑帖珍藏,从中甄选出独具特色的藏品,其中不乏孤本、稀见珍本。丛刊以册页函装的传统装帧形式,原色原大精印,再现法帖的艺术价值与典藏价值。除完整呈现包括题跋、印鉴在内的全貌外,另附别册由专家详尽解读碑帖内容及其版本情况,释读碑帖原文和观款题跋,以便读者欣赏
《千唐志斋碑铭全集》为千唐志斋博物馆收藏的志文碑刻原拓,为历代名家遗墨,从南朝到中华民国,共收录全部碑铭、名家遗墨近2000幅。其中,主要以唐代碑铭为主,所藏唐志上起武德、贞观,历盛唐、中唐以迄晚唐,其中包括武则天的改元,安禄山的僭号,无不尽备。志主身份有位极人臣的相国太尉,封疆裂土的皇亲贵戚,雄踞一方的藩镇大吏,职司
《熊佛西文集》分为六卷,基本囊括了熊佛西戏剧理论著述,以及他创作的剧本、小说、散文以及各类札记等。熊佛西是中国戏剧大众化,民族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主张通过戏剧”教化“民众,改造社会。他长期从事和主持戏剧教育工作,对中国话剧教育基本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其理论作品主要有《佛西论剧》《写剧原理》《戏剧大众化
本书稿为一部介绍版画艺术的画册,由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版画艺委会、内蒙古文联主办的“内蒙古版画70年文献展”已于北京展出,此书稿为展示该展览的成果,出版的一部画册。本次展览共计展出作品集200余幅,并附一些历史资料图片。本书稿总结和梳理了内蒙古版画的历史和现状,规划了内蒙古版画发展的趋势,系统地介绍了内蒙古版画的发
本书收录了150余种可见画谱,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整理,统一版式设计,共编辑成88册。通过以上的整理措施,保证了对选题的新的开拓、对文献资料的使用价值有效的挖掘和提升,此外本系列图书除了收录中国历代著名画谱之外,还收录了多种日本同时期代表性的画谱,其中有中国画家作品被日本人做成画谱的,或日本翻刻的中国画谱,或日本人创作的
本书收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大展的艺术作品,囊括中国艺术研究院7所艺术创作学术机构艺术家、非艺术创作学术机构兼职从事创作者、研究生院师生三个板块艺术家的参展作品以及艺术家简介等相关文字内容。
本书以导论综述与四篇画卷的形式展现19世纪广州外销通草画的文化传播历程与所描绘的社会历史图景:(一)珠江水域与船舶、(二)官仕/庭府/世相、(三)百业/农事/风物、(四)民俗/宗教/戏剧。
本书内容包括:好者为胜、戏曲速写、舞蹈速写、人文素描、双人素描、素描头像写生、街头舞、自画像、半身像、人体素描、人物及环境素描、人体素描、静物、海港、风景写生、苍岩山、于家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