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书信、手稿的文物实物图录,以披露新资料为目的。内容包括民国政要(如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致黎元洪书信,及黎元洪政府时期电文、呈文等资料。其中有康有为致黎元洪函札一通两页中的一页被《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收录,另一页为新发现资料。所有藏品均在保利博物馆,包括书信、呈文、资料三部分。约180余件。涉及
《台湾志书辑》共收录清初至1895年台湾编纂的志书39种,图志1种,基本囊括了这个时期台湾编纂的所有志书。清初,台湾建置以来,修志活动尤为频繁,康乾年间仅《台湾府志》就编修了6种。其首尾相隔不过80多年,这在修志史上堪称奇迹,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澎湖志书的编纂上。台湾地区历代地方志的编修,正好可以证明中央王朝对该地区实施
《上海掌故丛书(全十册)》是一套汇集了十四种乡贤著作的丛书,由上海通社编辑出版于1935年。该丛书收录了元明清三朝有关上海发展之文献,共31卷,汇编为十册。其中有元代陈椿《熬波图》和明朝张鼐的《吴淞甲乙倭变志》,另外12种都是清人撰述:叶梦珠撰《阅世编》,褚华撰《沪城备考》《木棉谱》《水蜜桃谱》,杨光辅撰《淞南乐府》,
本汇编所选档案源自赤峰市档案馆馆藏翁牛特右旗(清)全宗,该全宗由清代翁牛特右旗札萨克衙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官方文书组成。翁牛特右旗设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据清代《蒙古游牧记》记载,翁牛特右旗“牧地在热河围场东北,老哈河南岸”,旗地即今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及翁牛特旗部分地界。赤峰市档案馆馆藏该全
《丰都历代方志集成》收录现存清康熙至民国时期的丰都县旧志8种,分别为《(康熙)丰都县志》《(嘉庆)丰都县志》《(同治)重修丰都县志》《(同治)丰都县新志》《(光绪)丰都县志》《(民国)重修丰都县志》《(民国)丰都县乡土志》《(民国)丰都县通省志采访册》,其中《(嘉庆)丰都县志》为孤本,《(民国)丰都县通省志采访册》为孤
本書匯編清代金石著作《金石萃編》(卷一百二十一至卷一百六十),希冀爲長安學、地方史、學術史及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資料,以促進學術研究及社會文化的發展。
本書匯編清代金石著作《金石萃編》(卷八十七至卷一百二十),希冀爲長安學、地方史、學術史及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資料,以促進學術研究及社會文化的發展。
上海市级专志系列记述和编纂主题是能够代表和体现上海行业、事业特征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医疗院所等事业单位。《上海市级专志·华山医院志》是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记录和反映了华山医院从1907-2016年间的大事记、组织架构、业务科室、医护管理、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医务员工、综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从国家疆域到地方区域,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是研究历史地理极重要的任务。而各级地方志基本上都首标疆域,并绘地图,另外对于山川、道路、关隘、桥梁、文物古迹等也都一一标明。因此,地方志的整理很有必要。《北京旧志集成·专志辑》褒集历代北京专志,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今的明清以及民国各历史时期的专志进
本书以图片为主,附以文字说明,展示了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所辖部分村庄的自然风物、文化古迹和村容村貌,也有对这些村庄各个历史时期发展足迹的反映,以及对历史名人和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的挖掘、缅怀和传承等。既能为后人研究利津历史提供资料,也能为党委政府在制定村庄建设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发展乡村旅游业等决策时提供有益参考。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