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华编88经部春秋类公羊传之属)》为《公羊义疏》,经部春秋类公羊传之属,清陈立撰。陈立以为,孔广森、刘逢禄等治《公羊》者,文多乖违,非《公羊》之家法。有鉴于此,陈立本于何休作义疏,广搜众书,引三礼为说,对文字训诂、礼制考释、地理探求等,多有发明。 本次校点整理以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书院刻《清经解续编》本
《儒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是儒学文化及其历史的集中反映。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本册隶属经部春秋类公羊传之属,收录清陈立《公羊义疏(公羊义疏卷二十六至公羊义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已经完成三轮中国道德国情调查(2007年、2013年、2017年),四轮江苏道德省情调查(2007年、2013年、2016年、2017年),结集出版“中国伦理道德国情数据库”系列,包括“江苏省道德国情数据库”、“中国道德国情数据库”、“道德国情比较数据库”、“道德国情调查资料
《子藏·道家部·老子卷》(全120冊)收録目前所知有關《老子》之白文本、注釋本、節選本、校勘本、批校本及相關研究著作等四百五十七種。本書將版本的遴選放在編纂工作的首位。如民國間上海涵芬樓影印北京白雲觀所藏明正統《道藏》本刪掉了衆多扉畫與印章,影響到其版刻價值,本書直接以北京白雲觀原藏梵夾裝明正統《道藏》本爲底本,還原其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是儒学文化及其历史的集中反映。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本册隶属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收录
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儒藏》为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的丛编。收书时限自先秦至清代结束。二、《儒藏》精华编为《儒藏》的一部分,选收《儒藏》中的精要书籍。三、《儒藏》精华编所收书籍,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传世文献按《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大类、小类基本参照《中国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