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湖北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州雕花剪纸的出版物。图书全面梳理总结鄂州雕花剪纸艺术的历史、创作和发展历程,包括鄂州雕花剪纸的历程、发展现状,非遗传承及传承人信息。共收录老花样剪纸作品215幅,新剪纸作品80幅,儿童剪纸作品177幅,旨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充分展示鄂州雕花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陈淑霞的油画艺术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从根本上说,陈淑霞在新生代艺术家群体中的独特性不是近距离地表现身边的人与物,而是无距离和零距离地关注自身内心世界的生命体验。该画册作者陈淑霞近期创作作品的一个集结,较为完整地收录了现阶段创作的不同题材、内容的作品,同时结合个人艺术经历、创作手稿等文献资料,全面地呈现艺
本书全卷42册,内容分为:山水大观、石谱大观、人物大观、仕女大观、梅谱大观、兰谱大观、竹谱大观、菊谱大观、翎毛花卉、草虫花卉。每册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初学入手画法,使初学者有门径可循;一部分为名家范作,供研究者借鉴、揣摩,更具参考、学习的价值。每个部分均附画谱大观、大观浅说、画法示范、名家画作等。
本书包括从理性崇拜、荒诞体验到艺术自治——孟禄丁的艺术道路;“元速”系列;“朱砂”系列;自述1979-2006;大事记年表;作品图录六部分。
本书内容包括:图像寓言——蔡广斌的影像水墨;水墨依然存在一一蔡广斌之路;黑镜中的手工影像一一蔡广斌近作解析;窥视人性的真实——蔡广斌影像水墨绘画解读;并置、融汇、移位——蔡广斌“影像水墨”之当代叙事与表达等。
摄影术自1844年传入中国后,因其能够准确、快捷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这一突出特点,受到社会的关注,五四运动后在刘半农、陈万里、郎静山等知名人士的推动下,摄影创作、理论研究、社团发展、摄影展览等方面更是蓬勃发展,摄影也因此成为门独特的艺术,受到公众的关注,并在艺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书辑录史料近百种,内容涉及摄影作品、
本书主要收录民国时期美术著作、美术期刊、报纸美术副刊、美术社团资料等方面的文献,多方位地呈现了民国时期美术方面的成就。大多资料系首次出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崔如琢,书画家、鉴藏家、静清苑主。崔如琢先生的作品画如其人,朴茂厚重苍中见湿,大气磅礴大巧若拙,个性显明,收放自如,无半点修铮造做之态。他的画取材甚广,包括山水、花鸟、虫、也间有人物。而尤以泼墨山水、荷花、水仙、墨竹、鸡最多得意之作。或简朴古拙,深厚浑穆,或清新雅致,充满趣味,或淋漓酣畅,妙意横生。数丈巨幅,随意挥洒,
本书稿系昆曲历史上重要的宫谱,由清代苏州人叶堂订谱,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全书分正集、续集、外集、补遗等共计24卷,包括《琵琶记》《长生殿》《金锁记》《铁冠图》等剧目的349出散折以及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的全谱、王实甫《西厢记》全谱。书稿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乾隆版为底本,著录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黄宾虹山水册(册页)、师峰看云(镜片)、《题阳朔县舍》诗浅绛山水(轴)、湖山春晓(横幅)、雨石青山(轴)、临安山色(轴)、雁宕东谷(轴)、蜀山纪游(轴)、江渚扁舟(轴)、设色溪山(镜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