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包括嘉庆版《道藏辑要》与光绪版《重刊道藏辑要》。《道藏辑要》是清代编纂的一部重要的道教经籍丛书,对保存和传播道教文化起过重要的作用。该书作者蒋元庭从明版《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中精选出道书二百多种,又搜集两种《道藏》失收和出版以后新出的道书七十九种,汇集成书,按二十八宿字号分为二十八集,每一集又分为一到十册不等。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理论,它由康德奠基、经费希特和谢林发展,在黑格尔那里达到高峰,至费尔巴哈终结。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
《佛国记》,东晋法显撰,成于义熙十二年416年。一卷,全部记述作者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经历,体裁是一部典型的游记,也属佛教地志类著作。讲述了中国人笃信佛家,他们把一切因缘际会、聚散离合,以及人世间的千丝万缕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都归结在了一个“缘”字上。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伴随
本书为六卷六册,包括兴建篇、法系篇、寺产篇、名迹篇上、名迹篇下、遗事篇,记述了北京法源寺的历史沿革及变迁,记述了自立寺之后历朝各代法源寺的重要活动、主要高僧事迹、寺院庙产、寺院名胜古迹等内容。
本书收入19-20世纪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英文基督教史料若干种,时间跨度从1839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包括Ankingnewsletter,ChinaChristianadvocate,Chinamissionadvocate,Foochowmessenger,Fenchow,NewslettersoftheDioc
《悟真篇》是道教内丹养生学的重要经典。内丹养生学是综合道家道教文化的宇宙论、人生哲学、人体观、修持经验为一体的身心修养体系,与儒家理学、佛教禅学鼎足而三,深刻地影响了宋明以来学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北宋熙宁二年(1069),浙江天台人张伯端于成都遇异人授内丹火候之诀,著《悟真篇》述其旨要,内丹之学大显于世。《四
《大般若经》成书时间为公元前1世纪左右,东汉年间陆续传入中国,东汉竺佛朔与支娄迦谶译出《般若道行品经》,三国吴支谦重译成《大明无极经》等,但并未完备,直至唐代,玄奘由印度求得此经总二十万颂的梵文版回国,用生命中最后三年的时光,加以重译,形成了完整的《大般若经》底本。本版《大般若经》以玄奘译本为底本,依《中华大藏经》及《
《敦煌道教文献合集》是对敦煌道教文献、吐鲁番道教文书等资料的首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点校。本书是第一册,收录六朝隋唐道教上清派经书和灵宝经目所见古灵宝经书。每种文献都包括解题、图版、释文三部分。本书是对目前为止敦煌道教文献研究成果的集大成式总结,书中对早期道经的分类考订、卷次恢复、经文辑佚、图版搜集必将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可靠
《敦煌道教文献合集》是对敦煌道教文献、吐鲁番道教文书等资料的首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点校。本书是第二册,收录灵宝升玄经及其他灵宝经书。每种文献都包括解题、图版、释文三部分。本书是对目前为止敦煌道教文献研究成果的集大成式总结,书中对早期道经的分类考订、卷次恢复、经文辑佚、图版搜集必将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促进相关领
栖心图书馆位于全国重点寺院——七塔禅寺内,是浙东地方文献收藏中心、浙东佛教文献收藏中心,也是宁波地区佛教文献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七塔禅寺为浙东佛教四大丛林(七塔禅寺、天童寺、阿育王寺、观宗寺)之一,始建于唐代,为临济宗中兴祖庭之一。民国时华严学宗师溥常法师在寺内创办七塔报恩佛学院,并主持编纂了《七塔寺志》《七塔报恩寺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