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官场中,嗜藏印、鉴印、编印谱的官员甚多,尚书如潘祖荫,巡抚如昊大激,知府如昊云,信手拈来,都是极精通收藏者。徐士恺为浙江候补道,相传还任过浙江按察使,公余之暇,玩印也是不亦乐乎。但他为人所重的,是一部《广印人传》,作为印学史典籍文献,可称“人以书传”,使得当世大家都开始关注和提及徐士恺其人了。徐士恺字子静,安徽石埭
约在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即西泠印社成立之年,印社同仁辑社藏吴让之印成谱,名为《吴让之印存》,共十册,每页一印,兼拓边款。全书收印近两百方,其中部分为吴让之自用印,亦有不少吴让之为盖平姚正锈、甘泉岑熔所篆之印。在此之前的清同治二年(一八六三),仁和魏稼孙即辑有《吴让之印存》两册本,卷首有赵之谦手书序言,即印学史上赫
“西泠八家”中,陈鸿寿(曼生)是非常具有文人墨客气息的一位。他书法擅隶书而取扁平化、装饰化,号为简古,一反汉唐审美旨趣;作花鸟画逸兴湍飞,纵横无不如意;又擅治紫砂壶,烧制匠作一经他手,文逸之气顿生,可谓极大地改变了壶艺的地位。而治印则是其当行本色,在把“浙派”丁、黄、蒋、奚的“金石气”以一种清晰而稳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所藏两种何氏日记手稿,起讫时间分别为: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元旦至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五月廿九日;咸丰八年(戊午)三月廿三日至咸丰九年(己未)五月十三日,为行文方便,下文分别简称《丙丁日记》《戊己日记》。这两种日记,为我们研究何氏不同的文化境遇及其交游、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样本。 存世的前人日记,当以
《庚子销夏记》八卷,清孙承泽撰。一至三卷为作者所藏晋唐至明代的书画真迹,四至七卷为刻帖和石刻,共二百一十六件。第八卷为寓目记。内容以记述、评品、议论为主,大凡作者之生平、品性,作品之风格、得失、流传、真伪等皆所关注,其所论述或承前人之论,或发己之所见,皆娓娓道来。又间插考据,罗列证据,疏通线索,也多有知见。但此书仅为「
该书是针对青少年的一般性科普和艺术普及性读物,精细钢笔画形式绘制的动物图画为主,配以简略文字介绍每种动物的产地(栖息地)、特征、习性等科学内容,向读者生动地介绍基础的动物学常识。该书以冯韵明先生所绘制的100多幅精细钢笔画为基础,由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生命学院惠洋涛博士与冯先生共同完成文字写作。由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
《簠斋印集》共收官印三百十七钮、私印一千九百三十一钮、泥封一百三十七钮。全书共二千三百八十五钮,其余虎符、龟鱼符号不计在内。每种印章前均有“日照许瀚印林、海丰吴式芬子苾、道州何绍基子贞同审定”。《簠斋印集(二函十二册)/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根据西泠印社藏影印。《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
《集古印谱》(一函八册),清瞿镛藏辑,瞿启甲刊,咸丰八年(1858)海虞瞿镛铁琴铜剑楼刻钤印本。此谱为周叔弢先生旧藏,现藏于天津图书馆,今选入《中国图书馆珍稀印谱丛刊??天津图书馆卷》,四色影印,宣纸线装。印章按朝代分为三个部分,一至三册为“秦汉魏六朝官私印”,四、五册为“唐宋金元官私印”,六至八册为“宋元杂印附存”。
侯汝承辑,1928年刻钤印本。卷首扉页有梁启超题谱名,辑録自藏之周秦至明清官印三百二十三方。据谱中叙例,其印多得于吴云“二百兰亭斋”散佚之印,次得之于北京、保定、开封、天津诸地,故名之曰“印勼”(即印聚)。此谱版式考究,体例完善,印制精美,注证精塙,足见辑者对此谱的重视。侯汝承(1859——1937),字意园、怡园,河
(清)王肇基辑,一函六册未分卷,清同治六年(1867)省吾堂刻钤印本。全谱前二册及第三册前部皆为诸家所作序题。周叔弢先生旧藏。王肇基,字笠夫、立甫,号新心别馆主人,排行第五。或称荧泽(今荥阳东)人,据序中“琅琊着姓”,其籍应是山东临沂。王氏自跋中称谱中大多由其手制,也有部分由其侄鹤岩、甥杨子文之作。王氏印章水平并非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