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北京房山区上方山的碑刻文献资料160余种,编者从碑刻的基本信息、拓片照片、碑刻解题、录文、注释等角度对这些碑刻进行了记录和释读,是一部上方山的专题石刻文献资料集,对于了解上方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提供了基础文献资料。;同时,北京石刻文化专家刘卫东等学者从历史、地方文化乃至石刻艺术等角度的考证解
本书为全面系统地记录甘肃省地名及现状的资料性文献,项目基础数据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全书严格按照《国家地名志技术规格及要求》进行编纂,收集整理了甘肃省14个市州、86个县级政区范围内的重要水系类地名,重要陆地地形类地名,重要交通运输类地名,重要水利、电力、设施类地名,建筑物类地名,甘肃省及市、县所属街道、乡镇等
2011年9~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庆元县文物保护所联合对庆元县境内古代窑址做了系统考古调查,共发现窑址25个,采集文物标本921件,包括各式窑具和青釉瓷、黑釉瓷、青花瓷等,时代涵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2011年9~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潘里
本书拟对清华简第一至第八辑所收文字进行谱系编排,从宏观上构拟一个广义的清华简发展谱系;将基本声符相同的形声字,按派生关系和结构层次依次排列,构建不同的形声谱系,体现出形声体系内在的发展关系,为构拟古汉字发展谱系奠定基础;在每一形声谱系之下,列出所属诸字,选择典型形体;对各字的形体构造、流变和用例进行考辨疏证,为谱系的建
《南京城墙档案》是国家档案局”十四五“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由南京市档案馆编。本册《水关涵闸的管理与增修》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以来关于南京城墙水关涵闸的管理与增修情况,包括“接管与修建水关水闸”“修建与管理抽水站”“排水及关启水闸”“观测水位”四个部分,这些关于南京城墙水关涵闸的档案、史料绝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出版,有利于
本书是“续宋本丛书”之一种,影印明成化四年(1468)北京国子监刻本《山海经》一部。在《山海经》的版本系统中,明成化北监本具有特别的地位:一方面,该本是现存的《山海经》中较早的、较少见的官刻本,刻印较为精良。另一方面,存世的该本《山海经》较少,且几乎都是残本,其版本价值较为突出。此外,赵万里先生在《中国版刻图录》中指出
《(乾隆)重修绍兴府志》八十卷首一卷,(清)李亨特修,(清)平恕、徐嵩等纂。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半叶十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有图。李亨特,乾隆五十七年任绍兴府知府,总裁修志事。所撰序称:“昔陆游作嘉泰志,以会稽名。或讥之,故题曰《绍兴府志》,遵今宪也。日重修,明有所本也。”序后钤有
《绍兴府志》五十八卷,(清)张三异修,(清)王嗣皋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有图。卷前有康熙十一年(子)王嗣皋、姜希辙、胡升猷、茹铉的序,在其序后分别钤有“王嗣皋印”“戊子解元乙丑进士”“姜希辙印”“定庵”“胡升猷印”等印记。
《绍兴府志》五十八卷,(清)王之宾修,(清)董钦德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有图。卷前有康熙二十二年许弘勋、何源浚、王之宾序。卷一为疆域志,卷二城池志,卷三署廨志,卷四至卷八山川志,卷九至卷十古迹志,卷十一物产志,卷十二风俗志,卷十三灾祥志,卷十四至十五田
本书系《国闻周报》专栏,从1929年7月至1937年7月连载八年,叙述近世重要人物、典制、旧闻、科举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参考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