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收藏家、古代陶瓷研究者腰骏驰的一部自述性陶瓷鉴赏作品。全书上中下三卷共二十七个章节,分别从“收藏”“传承”“鉴赏”三个角度切入,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和大量实物照片对中国古代古陶瓷体系和演变过程做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结合具体文物,深入解读古代陶瓷工艺流程、胎釉呈现以及各时期审美观念的转变,并穿插作者本人收藏生涯中
《知止斋日记》所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见于邸报、上谕、廷寄或奏阐,从与人交谈或往来书信中获得的信息。翁心存是清代道光、咸丰两朝名臣,日记除记述事实外,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主张。通过日记的只言片语,虽非系统论述,却是片段式真实史料,为清史研究之-手资料,当可征信,研清史者或可细细考究。翁心存是清代道光、咸丰两朝名臣,道咸两朝
王继香(1846-1905),字子献,号止轩,自号醉颠,别号醉盒,晚号愦翁,愁翁,又号越愁老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候补知府。王继香自幼异秉,曾经先后师从王赞元、周光祖、李慈铭、任塍、李品芳、俞樾等鸿儒硕学。王继香嗜写日记,长年不辍。身后留下多册日记手稿,现存的日记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本书收录地
本书汇编清工部藏清乾隆、光绪墨笔写本清代帝、后、妃陵寝营建修缮档案,凡11种。系统收录清努尔哈赤、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皇帝及叶赫那拉氏(努尔哈赤后)、慈禧、慈安等历代皇后、历代妃嫔、公主、阿哥、亲王等陵寝营建修缮档案。内容主要涉及盛京福陵、清东陵、清西陵皇陵选址、陵寝格局、建筑序列、例行
墓志,其上一般首先记载墓主的姓名、籍贯、家世谱系,再记其生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最后记其卒亡时间、卒亡地点,以及葬地等重要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具有真实性和独特的价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字性实物资料。本书稿收录了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所藏的陈盛明辑《闽人墓志拓本集》四册,内容绝大多数涉及闽南人士,其中属于华侨及
本书收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藏宋元墓志、买地券拓本700余件。墓志、地券自中古以来广泛应用于民间基层社会,是研究社会史、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可与传统史志文献互证互补。历来碑志的研究整理,时间上首重六朝隋唐,地域上推崇关中邙洛,宋以后南方各地石刻碑志则是近年来始受重视。本书选择宋元时期江西墓志、买地券,规模可观,形制特异
本书详细介绍了英国探险家马克.奥里尔.斯坦因于20世纪初第一次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古探险的全过程,即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包括正文15章、附录部分以及译名对照表等内容,以百余万字的篇幅和300多幅插图、图版将古代和田地区各种遗址遗物展现于世人眼前,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化面貌的神秘面纱。
本书为车轱山遗址三次发掘的成果汇总,其文化遗存涵盖了五个时期六种文化类别,从早至晚分别为:堆子岭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车轱山遗址所在的华容县北滨江,南通湖,东连幕阜天岳,西眺香峰武陵。在新石器时代,各种文化因素在这里交集,碰撞,融汇,从而形成这一带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多元化。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