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册:本套标准中的技术标准是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现场设备设施有关技术要求或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技术标准共四个分册,本书为首分册,包含8项标准,涵盖了标准化管理、档案管理和计划合同管理专业。其主要内容是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运行管理标准体系架构、制度标准体例格式、编写规范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对工程档
中国水利史典.二期 综合卷 三
《中国水利史典行水金鉴卷(套装)》10册,是全面系统综合梳理历史水利文献的工具书,包括黄河、长江、淮河、运河及海河、珠江、辽河、西北内陆河流和海塘的治理工程档案。正编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治河防洪和航运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档案,以及各年的雨情、水情和灾情。附编内容包括各大江河干支流及相关湖泊的自然地理、历史演变,以
《中国水利史典(二期工程)松辽卷一》收录有《黑龙江志稿》(1932年版)、《满洲地志》(1944年版)、《满洲三省志样图》《满洲之河川讲话》等关于松辽流域自然地理、水系水文、水利工程概况的古籍,反映出松辽流域的历史水情和历代水利人的治水思想,为当代人通晓水利历史、总结治水经验、探索水文规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中国水利史典(二期工程)综合卷二》收录了《河渠纪闻》一文献。该文献是一部按年编次、夹叙夹议的水利资料书。上起《禹贡》,下迄嘉庆十五年(1810年)。以论述黄河、运河河道演变及治理为中心,兼及地方水利。博采群书,但所辑史料并不照引原文,大多不注出处,而是综合改编。在每段史料后面均加按语,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参考
《中国水利史典(二期工程)行水金鉴卷壹》收录了《行水金鉴》,全书约150万字,所收资料上起《禹贡》,下至康熙末年(1721),包括黄河、长江、淮河、运河和永定河等水系的源流、变迁和施工经过等,按河流分类,按朝代年份编排。编辑这样的资料书,在当时是创举,其体例多为后世所沿用。后人又编有雍正初到嘉庆的资料《续行水金鉴》(清
《中国水利史典(二期工程)综合卷一》收录了《水经注》《水道提纲》。《水经注》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许多资料早已失传,从中可
本册以清代及民国时期黄河水利史文献为主,收录了《豫河志》《豫河三志》《洪洞县水利志补》《黄河治本论初稿》等,对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对民国黄河治理文献的整理,反映了这一时期引进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思想和理论,并在测量技术、水文观测、引进新型建筑材料、制定水利发展规划和法律制度、培养新型水利
《江北运程》卷帙浩繁,全书近百万字,公分为四十卷,正文前有卷首,全书包括序言、图、《江北运程总略》、《江北运程纲汇》等四部分。卷首作者自序,述说自己担任顺天府尹三年中,鉴于运道久荒不治,有感于漕运之重要,博采诸书,成《江北运程》四十卷。卷首图附《江北运程并有漕诸省图》和《江北运程河湖闸坝全图》。作者在大量征引运河有关文
本书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治河文献。资料范围包括黄河、长江、淮河、运河及海河、珠江、辽河、西北内陆河流和海塘的治理工程档案。正编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治河防洪和航运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档案,以及各年的雨情、水情和灾情。附编内容包括各大江河干支流及相关湖泊的自然地理、历史演变,以及治水方略研究之精粹。是水利、历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