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第一次对历代巴蜀文学家诗文集进行系统搜集、整理,编成《巴蜀历代诗文集汇编》系列,分辑出版。《巴蜀历代诗文集汇编》第二辑主要收录赵熙、林思进、游子温、罗伯济、吴虞、吴蜀尤、宋育仁、张慎仪等二十余位学者三十余种诗文集,如赵熙《香颂诗前集》、林思进《清寂堂诗录》、吴虞《秋水集》、程春渠《云水诗文集》、钟九《沧舟吟稿》、杨
为了展示新中国文学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学自信,作家出版社特别策划了这套具有一定规模的“新中国文学经典丛书·精选本”。丛书共计12卷,包含小说(中短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五个文学门类,其中短篇小说2卷、中篇小说6卷、散文1卷、报告文学1卷、戏剧1卷、诗歌1卷。在时间上,所选均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
巴蜀地域文学总集的编纂兴起于唐末五代时期,这与巴蜀地区当时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唐之际,巴蜀经济得到深入开发,特别是成都平原农业和商业获得巨大发展,成为我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这就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巴蜀文学总集,是指历代编纂的收载巴蜀地域作家文学著作的总集。从编纂者的身份看,一种是蜀人编蜀集
巴蜀地域文学总集的编纂兴起于唐末五代时期,这与巴蜀地区当时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唐之际,巴蜀经济得到深入开发,特别是成都平原衣业和商业获得巨大发展,成为我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这就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巴蜀文学总集,是指历代编纂的收载巴蜀地域作家文学著作的总集。从编纂者的身份看,一种是蜀人编蜀集
从古至今我国妇女能为艺文者颇多,才女分布于大江南北,巴蜀地区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不乏能吟诗作赋、长于翰墨的妇女。唐代之武则天、薛涛,明代之黄峨,清代之曾懿诸女史,皆是才学不输须眉之女文学家。古代女性能有别集流传者较男子为少,部分女性作者的作品赖总集选编入书方得以流传。本书汇编巴蜀女性作者著作,含女性作者撰著别集与辑录自
梅娘文集,收入了梅娘生前所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本文集一共有9卷外加一册附录,分别收入了其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翻译作品及书信。梅娘(1916-2013),原名孙嘉瑞,吉林长春人。从1936年5月20日在长春发表小说《母亲》、散文《花弄影》,到2013年的《企盼、渴望》在北京面世,她执笔为文近80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书信、文艺理论、古籍研究及译作等,全面展现鲁迅的作品风貌。
舒群全集(1-8卷)
本书是王禹偁自己编订并作序的诗文集,共三十卷,包括赋二卷,诗十一卷,文十七卷。涉及诗、赋、杂文、序、表、碑志等体裁,内容多反映现实、讽刺教化。该书今天可以考知详情并有残本传世的是宋绍兴十七年(1147)黄州刊本《王黄州小畜集》,此本残存卷十二至二十四,余配吕无党吾研斋抄本。有黄丕烈跋,海虞瞿氏藏,收入《四部丛刊初编》中
本书收集了十多种汉代以后家族性文学总集,包括《三傅集》《陆士衡文集》《陆士龙文集》《范文正公宣公全集》《萧梁文苑》等。本套书是研究我国历史上家族文化的一手资料,也是研究地方史志的重要资料。对挖掘家风文化史料和研究各地家风传承来说,是重要的文献。本书作为影印书出版,其底本完好清晰,价值不菲。本书是汉至宋代家族文学和家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