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收集了明代学者有关的金石研究论著,是从散落在各个文献中的资料寻找来的,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多方便。它包括图象、文字、通考、题跋、杂著等。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因为是影印,材料来源可靠、翔实,有保存价值。
本书收录了《石篆山石窟卫星图》《石篆山石窟航拍图》《石篆山三维地形模拟图》《石篆山石窟子母殿远景》《石篆山石窟子母殿航拍图》《石篆山石窟子母殿东段》《石篆山石窟子母殿石板小道》等图版作品。
本书之报告所涉石篆山、石门山、南山三处石窟分属不同区域,且相对独立的具体情况,报告共分四章分别对其介绍。第一章为概述,主要介绍本卷报告内容、体例和规范,以及本次调查和本卷报告的编写经过等。第二章介绍石篆山石窟,第三章介绍石门山石窟,第四章介绍南山石窟。
本书收录了《北三佛湾北区石窟北段局部(由南向北)》《北三佛湾北区石窟北段局部(由北向南)》《第245号龛南侧》《第245号龛北侧》《第193号龛外立面》《第194号龛外立面》《第195号龛外立面》等图版。
本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概述、第193-236号、第237-249号、第250-284号、第285-290号、北山佛湾石窟结语。
本书收录了《北山佛湾北区石窟南段局部(由南向北)》《北山佛湾北区石窟中段局部(由南向北)》《北山佛湾北区石窟南侧空隙地带》《第101号龛外立面》《第101号龛左侧壁弟子像》《第103、104号龛外立面》等图版。
中国近百年的古文字研究,战国文字起步*晚,现在*热。其早期代表作有二,一是朱德熙《寿县出土楚器铭文研究》(1954年);二是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和《补论战国题铭的一些问题》(1959-1960年)。两位先生代表两种风格,一直影响到今天。他们都提到蔡季襄发表的子弹库帛书。这在当时是*长的一篇战国文字。朱、李两位的文章,
清凉寺史前墓地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山西省芮城县,经2003、2004、2005年三次发掘,共清理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和龙山时期的土坑竖穴墓葬355座。墓葬以随葬玉石器并殉人为特色,墓地的现象显示当时中原地区正在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变革,周边各种文化因素和理念在这里汇聚,对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及与此相关的学术课题研究将有
本书编著者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湾李村发掘战国晚期秦基596座、汉墓94座。596座墓葬可分为战国中期晚段、战国晚期、战国末期至秦代、秦末汉初四段,为战国中晚期至秦代“戏邑”“丽邑”内居民的墓葬区。94座汉墓可分为西汉中期、西汉晚期、新莽时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期至东汉晚期五段,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汉代中下层平民的
本书是“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精品大系”系列图书之一,收录了沈阳故宫院藏绘画精品300余件,时期从宋元到明代晚期,均为清朝历代帝王御览过的绘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