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是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物、物产等的专书。本书稿根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本影印。书稿共八卷,包括历史沿革、大事记、疆域、水利、物产等,记录了宁冈县的历史发展,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书稿共11卷,收录了1927年至1937年间,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及其东方书记处、政治书记处等关于中国问题的会议记录和电报以及斯大林、布哈林等领导的讲话资料。涉及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在制定和实行苏维埃运动方针初期的对华政策的各个方面。
《中国内地一瞥:在丝茶产区的一次旅行期间所见》,由英国来华传教士麦都思所作。1845年春,他乔装游历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丝茶产地了解情况,并将沿途的所见所识写作成书,书中包括许多地图、版画以及一些蚕桑生产器具的插图。本书后由上海最早的现代出版社墨海书馆出版。
《清朝探事》是日本江户时代最为流行的有关清朝知识的问答书。该书是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者荻生北溪通过深见有邻对赴日清人朱佩章关于清朝政治、地理、历史、风俗、文化等的询问记录。 《新潟新繁昌记》是清人王治本在旅居日本期间撰写的新潟见闻记,包括当地的地理、风俗、水利、宗教等内容。 《琉客谭记》是18世纪末日人赤崎桢干记载的
本书由通州区文委和通州区图书馆联合辑录、整理而成,它第一次对各类历史文献中有关通州的史料做了全面辑录和汇总整理,汇编成《史籍·方志》《两朝通州志》《河运·漕运》《实录·诸书》《燕行录中的通州》《碑拓·艺文》等十册,是迄今为止有关通州的历史文献的最全面的合集。
《同光之际的地方社会与政治》首次披露了张荫桓在同治及光绪年间寄给赵新、赵世曾和刘传桢的书札共52封,计二百多开。这批信札写于同治五年(1866)至光绪元年(1875),披露了张荫桓早年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串联起诸多人物(阎敬铭、丁宝桢、李翰章、裕禄、曾国荃等)与事件(捻军起义、筹办海防、济南教案、山
考《宋史·艺文志》著录吕祖谦门人张成招撰《标注左氏博议纲目》一卷,此编可能是当时坊间据成招标注改订而成。其书于每题之下,节录《左传》原文,以注其出处,并总括全篇的大义,以明其旨要。对吕祖谦原文也逐段逐句疏释音义,征引典故。大体上随文衍义,对吕氏之书有一定的贡献。本书选用明刻本。国家图书馆藏八卷(一至八),宁波市天一阁博
全面记述1987-2008年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澳门文学编年史(1—5册》将新文学建设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的澳门文学事件逐年、逐月、逐日加以整理,以编年史的体例,以重考据、重实证的“朴学”精神,通过对澳门文学原始资料的发掘、整理、钩沉、甄别、对照和胪列,从文学史的角度,搜集、整理、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关于澳门文学的线索、资料,从而建立起较有系统的澳门文学历史资
本书介绍了仁济医院从1978年至2010年期间的大事记、组织架构、业务科室、医护管理、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医务员工、综合管理、后勤基建、党群工作和重要人物。本书是上海市市级专志(1978-2010)项目中的一项,具有相当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