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关汉简(肆套装上中下册)》收录肩水金关出土汉简2500枚,分彩色图版、红外线图版和释文共三册,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8(套装上中下册)》为《长沙走马楼三国昊简·竹简》的第捌卷。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窖出土三国昊简,根据出土情况分为二大类:一大类为采集简,一大类焉发掘简。采集简系施工扰乱後,从井窖四周及十里以外湘湖渔场卸渣区抢救捡回的简;这种简相对残断。发掘简系昊简正式发现後,现场得到保护,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简
《古钟拓片集(套装共2册)》精选馆藏的拓片,分为文字卷和纹饰卷两册,拓片的拓印技术高超,上墨均匀,完整地反映了原物的大小和形状。大部分文字清晰,纹饰精美,是难得一见的古钟拓片集,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对文物研究也有实用价值。
本书是南阳市汉画馆筛选两千多幅馆藏精品图像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编纂而成的10卷本大型图录。第一至三卷为典型墓葬出土画像,共收录22座墓葬的700多幅图像;第四至十卷共收录1700多幅民间征集的散存画像。
2013年5月20日,由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另眼识家珍"--山西省百处古代壁画遗址掇英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300余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普敖拍摄的山西古代壁画遗址照片,引起了美术界专家再次聚焦山西古代壁画。本书在展览基础之上编撰成册,
1.《中国名人故居》是记录古今中国名人故居的大型摄影图典,通过图片、文字、编写体例的有机结合,为读者、收藏者营造一个彩色的、具象的、立体的,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的阅读欣赏空间,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浏览中,在名人故居史迹的倘佯漫步中,寻找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弘扬名人的伟大精神,自觉保护名人故居
本书收录了从汉代到民国间碑志1060余种,包括汉代21种、曹魏4种、晋代11种、北魏51种、东魏17种、西魏6种、北齐29种、北周13种、隋代39种、唐代773种、五代13种、宋代61种、金代2种、元代2种、明代3种、清代3种、民国6种。
本书是一部图集,收录了若干陈簠斋彝器的全形拓片图。
《曾侯乙编钟(全套共4册四色豪华精装带函盒)》以曾侯乙编钟的科学报告、背景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曾侯乙编钟出土三十余年来我国在考古、音乐、美术、文字、声学、金属铸造等多个专业学科有关编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对曾侯乙编钟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做出了适当的诠释和评价。《曾侯乙编钟(全套
刘曙光、黎方银编著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前期研究》是对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石刻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在2008年7月~2011年2月间各项前期研究工作的整理与总结,内容涉及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的保护与工艺研究、现状调查、监测分析、试验等多学科领域,相关研究与成果为千手观音石刻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的顺利开展的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