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藏拓本全集瓦当卷》主要展现了鲁迅博物馆收藏的鲁迅藏瓦当拓片,共315枚334种。《鲁迅藏拓本全集瓦当卷》编排采用简便的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内容分为文字与图画两大类。以上瓦当拓片花费了鲁迅不少精力与财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俗生活、艺术水平和审美取向。
《中国梅瓶研究》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陆军于2003年申请并获立项的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中国梅瓶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器形演变”(立项批准号:03CF073)的最终成果,于2013年成功申请国家出版基金支持。 本书对中国梅瓶的器形源流做了梳理分析,对梅瓶文化渊源及分期以及中国梅瓶的对
本书是刘凤君教授多年研究、收集的骨刻文实物和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分理论篇、图版篇两部分。
碑志,指镌刻于石碑上的书法、文辞。为安葬设立的称墓碑,也称墓表、墓碣。《洛阳明清碑志偃师卷(套装上下册)》分卷出版,一县一卷。主要辑录洛阳偃师境内明清时期的重要碑刻,其中包括各种石碑、墓志,书法、文辞等内容,是研究明清时期洛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重要区域。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收录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文献五篇,共120支简,分为原大图版、彩色图版、释文注释、字形表等部分,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史记会注考证》在《史记》版本校勘、考明司马迁所据资料、《史记》三家注的订补、历代注释集成等方面皆有重要成就。这使其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时至今日,仍人能出其右,依旧是《史记》研究者的必备之书。今首次整理出版。《史记会注考证(套装共八册)》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泷川资言的史学名作,具有世界性影响,是《史记》乃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
北大图书馆是国内高校最重要的古文献典藏基地,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和支持古文献的收集工作,近十余年,先后拨巨资购集了一万余份石刻拓片新资料,其收集力度,在国内外都是极罕见的,大大弥补了北大藏拓在多方面的不足。这批资料主要部分是解放以来各地出土和发现的碑志新资料,还有百余种书法丛帖。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许多藏品还是风格各异
《沅陵窑头发掘报告:战国至汉代城址及墓葬(套装上下册)》介绍了窑头古城及其墓葬的考古收获具有重要意义。从古城及墓葬的排序来看,与沅水流域其他同类遗存一样,再一次证明了楚国对湘西边陲的开发,是始于战国早期,而大规模地建城和实施行政管理,则是在战国中期。目前在沅水和澧水流域,发现了不少战国秦汉时期的古城,与澧水下游不一样的
本书分为人类起源、文明曙光、商周瑰宝、汉晋风流、唐宋菁华、元明清辉六部分内容,汇集了建国60年来安徽考古所发现的绝大部分重要文物精品。
《西夏文物·甘肃编》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夏文献文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属大型系列文物调查及学术研究成果。“甘肃编”是《西夏文物》之一编,首次较全面、系统地收录了甘肃省藏西夏时期遗存文物和遗址情况,包括遗址、金属器、陶瓷器、石刻石器、木漆器、造像绘画、织物、文献、建筑构件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