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民国时期的经济调查报告143种,内容为:各地方县市的经济概况调查;工业、农业、手工业等具体门类的专门调查,包括橡胶、茶叶、造纸、酿酒、丝绸等行业的产销报告。这些调查报告,涉及全国大多数省份、经济学的大多数门类,且大多数都是抗战时期的调查,是研究民国经济史、地方经济史、抗战史的重要参考。
“经济地理”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其显著特点是研究空间关系问题。四川省社科院曾于1985年组织编写了《重塑四川经济地理(套装共3册)》一书,用“经济地理”描绘经济发展蓝图,对推
本书汇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系统收藏的抗战期间大后方出版发行的重要物价资料20余种,如《重庆市物价指数》、《重庆市物价指数月报》、《重庆市物价指数专报》、《四川省物价汇报》等,是研究当时国计民生状况的珍贵史料。
本书是《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第一辑》的续编,全书收录《清盐法志》《盐法通志》《两淮盐法志》《敕修两浙盐法志》《四川官运盐案类编》等稀见明清经济史料十六种,是明清经济史、财政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中总志两部,其中民国初年盐务署主持编纂的《清盐法志》是清代的盐法总汇,上起顺治下迄宣统,编年纪事,断代成书。除总志之外,还
《经济史资料(套装共11册)》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组织编辑的一部大型经济史资料汇编。本次出版的是第一辑,分为《农业编》、《商业手工业编》、《国家财政编》三个系列,收入《清实录》中有关顺治至嘉庆朝经济的全部资料。其中《农业编》一九八九年曾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次重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订。《清实录》是重要的清史文献,连同《
《科学与中国(套装全10册)》系列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著名专家执笔编写,全面展现我国在航天与航空科学技术、生物与海洋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能源、环境与资源、气候与灾害、科技创新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等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丛书共分10集。兼具知识性和普及性,是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积极力量,能让民众从中了解到科技在
本书民国时期著名经济学者黄序鵷历时二十六年完成的一部中国经济编年志书体通史。上起唐虞,下迄清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条约订立为止。将历代经济基础故实分门别类,各具本末,三十编,计224卷,106册,300余万言。材料宏富,体例得当,便于参考。该书未及刊印,今据稿本原貌影印。
薛暮桥同志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领导人。他从1932年发表第一篇经济学文章,到1996年发表总结一生经历的长篇回忆录①,在经济学领域跋涉了六十多年,留下了宏富的著述。《薛暮桥文集》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编辑,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位有浓厚中国风味,又对中国经济在20世纪后期脱颖而出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经济
在同一地区,如果既有中央的大型企业,又有同类性质或不同性质但可以同它协作的地方的中小型企业时,除地方企业应主动争取中央的大型企业的援助和协作之外,中央的、大型的企业有责任加强对地方企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协助,供应地方企业所需要的废料和搞好相互之间的协作,以求得共同的发展。这样,积极地发展地方的、中小型的工业,不仅不会
《大泉州战略探索(全8卷)》是福建省泉州市委书记施永康同志在任职期间围绕发展大泉州战略规划所做的讲话、报告和论文辑录。这是一部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的战略,是一部扬长避短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是一部充满科学精神的新型战略,是一部高瞻远瞩而又脚踏实地的战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是一部不断上新台阶、实现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