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文物集萃
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逛展热的流行,以及文博类电视节目及相关影视、纪录片在国内的播出,让越来越多国内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博物馆里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信息的不对等,许多国人对这些海外国宝并不了解。因此,我们计划出版一本名为《海外国宝全
本书从秦始皇的平定天下,到汉武帝的放眼世界,“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始于秦而发展于汉,对当时的国际社会(以商贸和文化交流为表现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汉代疆域辽阔、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推动着汉帝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不断地扩展着其影响力。中华民族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凝聚继而崛起,国家意识逐渐凝聚,文化自信不断加强。秦汉时
《河南藏甲骨集成》(共6卷,整理甲骨约3000片)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重点资助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丛书旨在将分藏于河南各地博物馆中尚未面世的甲骨文进行系统整理出版,为古文字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价值极大。丛书的前两卷《开封博物馆卷》《周口关帝庙博物馆卷》分别入选2021年度、2023年度国家出版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楚系简帛文字的高水平学术著作。不仅对楚系简帛文字进行了科学的整理编排,而且进行准确的隶定,既具有工具书的使用功能,又兼有释疑解惑的学术价值。
《瓜饭楼外集》共15卷,主要收录冯其庸先生为研究学术问题所搜集的有关历史文物、文献和作实地调查时所拍摄的历史遗迹和史料照片,及冯先生所收藏的珍贵文物、名家翰墨、师友信札、近现代名家篆刻,以及作者几十年创作的书画作品等,是冯先生在文章以外的另一类学术与艺术的综合,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本书为《瓜饭楼外集》第4卷,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由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共同合作的项目。 米家崖遗址是黄河中游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遗址年代从早到晚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段时期,一是为半坡文化晚期遗存,二是为客省庄文化遗存。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米家崖遗址及其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玉器及少量的玉器、牙器等,除了陶器之外,骨器的制作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本丛书是在1995年出版的《楚学文库》基础上,补充近年来的重大考古材料,吸收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增加新的图书品种,编修而成的一套大型学术丛书。全面总结了楚文化考古、历史、民俗、古文字、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一系列发现和研究成果,系统、深刻地阐明了楚文化生成、演变的过程与规律,展现了楚文化辉煌的成就,揭示了楚文化独特面貌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多年来在广州市区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有的重要发现被评选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出土了各类文物数以万计,主要是陶器、石器、瓷器、铜器等。为了向社会大众介绍广州市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搜集了各种文字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