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奥赛博物馆里不仅陈列着马奈、莫奈、雷诺阿和德加等大师的杰作,而且在这个新的艺术博物馆里,还保存着“最全最熠熠生辉的绘画作品”,还可以找到塞尚、凡?高、高更和图卢兹?劳特累克的作品。大型画册《奥赛博物馆》完整地展示了现实主义、印象派等各个艺术流派绘画大师的杰作。本书共收录了奥赛博物馆的827幅伟大艺术家的杰作和22幅
本书收录清代皇家典藏唐宋元明清书画作品近九百件,皆为历代名家名作,堪称是一部实物型中国绘画的流变史,展示了1700年中国绘画的精华,为临摹、鉴赏、收藏,以及美术实践与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本书据民国间故宫博物院珂罗版线装本为底本影印,底本计47集,每集20图,本次影印合为九编,共9册。底本的说明文字无标点,今酌加点
本书辑录域外所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一千余件,上溯两汉,下迄于清,展示了两千多年中国绘画的精华,是中国美术鉴赏与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 本书据民国间郑振铎编辑、上海出版公司珂罗版印本为底本,底本原计二十四册,本次整理按原大原色影印,合为八册。底本图版无文字说明,本次整理为方便阅读,据原目录为每幅图添加了作者和作品信息,并对
蜀石经,又称广政石经、石室十三经等,后蜀广政元年(938年)开刻,至宋徽宗宣和年间刻成,是儒家经典十三经的著名石刻。其拓本弥足珍贵,明代以后逐渐散佚,至清乾隆年间唯《诗》《周礼》《三传》残本流传于各家之手。民国初,刘体乾致力搜集,得《周礼》卷九、卷十、卷十二,《左传》卷十五、卷二十,《公羊》卷二,《穀梁》卷六、卷八、卷
《石鼓文》为我国传世最早的石刻文字,内容系用四言诗形式记述东周秦国君游猎之事,字属大篆范畴。由于镌刻在十个形如鼓形的石上,因名“石鼓文”,也称“猎碣”。唐初发现于陕西天兴(今陕西凤翔)三畤原,千余年来几经迁徙,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文》原七百余字,因历代捶拓、搬运、风化等原因,现存二百七十余字。《石鼓文》不仅有关史
明代王世贞辑《书苑》《画苑》二书,后明代詹景凤又在此基础上增作《书苑补益》《画苑补益》,四部书合订,通称《王氏书画苑》,该书收录南北朝及唐宋书法绘画理论著作四十四种,并将历代学人涉及书画的文字辑录汇编,上至鸿篇长文,下至片言只语,皆搜罗辑入,堪称为一部中国书画古典理论、鉴赏的集大成之作,是当今中国美术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文
古琴位列中国古代文人四艺之首,是历史很悠久的拨弦乐器。《五知斋琴谱》是清代以来流传很广的古琴谱。清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雍正二年成书。共八卷。所收三十三曲多注明出处,指法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作者加工之处及评语。后记也较有特点,从中可了解作者对作品的独到了解。此谱为广陵派重要琴谱。
本书是《戴敦邦画说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系列之一,收录以古典名著《金瓶梅》人物与情节为题材的彩色画作二百余幅。为读者展现明代市井生活的丰富画卷,再现书中的精彩情节。《金瓶梅》的故事由《水浒》相关情节而生发演绎,其作为世情小说的经典,又对《红楼梦》等后世作品影响深远。戴敦邦先生所画的水浒人物与红楼人物,均驰名画坛、广受赞誉,
《琴谱正传(套装共6本)》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六(一五四七)年。初编者为黄献,原收四十二首琴曲,十五年后徐门琴人杨嘉森又增为七十一曲,名为《琴谱正传(套装共6本)》,与《梧冈琴谱》是现存早的徐门琴谱。《琴谱正传(套装共6本)》曲目之下多注有出处。如《樵歌》题下注着:“敏仲作,一名《归樵》。秋山、晓山二十翁屡订本。”《渔歌》
海上遗珍:林风眠1958—1965油画素描作品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