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浮标——许燎源物感主义作品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流派“物感主义”艺术作品集。书中展示许燎源先生2015至2019年之间创作的物感主义绘画、家具、陶艺、装置、雕塑、综合设计等多个门类艺术作品。许燎源,艺术家、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馆长、成都大学名誉院长、研究生导师。许燎源先生对雕塑、绘画、书法、陶艺、设计等诸多
“文化大革命”之后,伍霖生从南京师范学院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得以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正值壮年的伍霖生迎来了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山水画开始超过为政治服务的叙述,走向追求山水画本体语言的现代开拓之路。他依然承续和发扬傅抱石的绘画思想,在写生中寻求山水画的创新。伍霖生在整理的《傅抱石谈艺录》中将山水画的写生步骤归纳为“游”、“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源地,也是我国近现代报刊出版重镇。开埠以来,在近代化演进的历史过程中,美术作为文化变革的重要内容,呈现一派新的面貌。特别是以海派书画为代表的传统美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相融合的历史转型,成为中国艺术史的重要流派。与此同时期的报刊客观地记录了上海艺坛的变化,保留了许多有关当时海派书
本书讲述了:历代传世的琴史、琴谱、琴论、琴人传记等等,文献甚丰。上起汉代,下至民国间,有数百种之多。目前,已经出版面世的仅有百种上下。本项目历时五年,通过遍访世界范围内六十余家图书馆和私人藏书家,以及拍卖会,收集到历代琴书300余种,辑录文献近200种,几乎囊括了有史以来全部琴书。是近年来少有的大型古琴专题文献集成。本
本书于2019年7月在全国范围完成作品征集,经过地区初评、全国复审和行业协会推荐阶段,全国终评于2019年8月底在清华艺术博物馆举行,行业泰斗及业界精英参加了此次评审。根据类别,全书分为视觉卷、包装卷、文创卷、空间卷四卷。本书始终坚持“设计服务中国”的宗旨,为专业领域及社会提供大量的设计信息与创意资源。充分发挥在传播知
该书首次完整收录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60多年来的100余件经典紫砂作品,按作品风格分为“亮节高风”、“美中之美”、“守望诗心”、“留住乡愁”、“典蕴古今”、“与古为新”、“造化妙得”、“壶余遣兴”等八类。全书附有300多幅珍贵图片,作者并对每件作品就艺术风格、工艺特点、文化底蕴、创作灵感等方面做了分析,可谓深入浅出
本书采用四眼线装,1函1册,计50个简页(另各加白页4个)。内文用45克机制宣纸四色印刷。近代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体质在于禅。唐宋以来的诗画,无不以禅意、禅境为高标。”妙华法师的书画作品构图简单纯粹,每幅作品都有明确的主题,体现出特有的禅意和空灵,与普通的艺术作品相比少了繁杂与华丽,却从朴拙、自然中表现出了佛法的精神
过云楼的书画收藏乃顾氏三代竭数十年之力搜罗所得,江南故家旧藏因战乱流散,其菁华竟会聚于斯。所藏明清两代名贤手札,侧重于晚明东林、复社成员,清初逃僧和逸民,乾嘉学者以及明清两代文学大家、书画巨子,对于研究晚明党社运动、鼎革时期的文人心态乃至明清两代的思想学术、艺术文化等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于20世纪90年代末散出,转入新
《京剧史照(增订版)》是一部用照片形式,形象地反映京剧艺术发展史的专著。全书选用各具一定意义的珍贵照片1400余幅,其中,700余幅为自清代同治、光绪时期京剧形成到北京解放前夕的,600余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十年间的照片。这些照片上起“老三鼎甲”“同光十三”,下至2011年。前者以演员为主线,着重介绍京剧艺术从早
本丛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以来抢先发售对47年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并正式出版的大型文献集,既具有文献资料价值,又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此书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教学时间为脉络,精选出拥有代表的学者与专家的理论研究成果,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