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域志》是顾炎武"感四国之多,恥经生之寡术"而费二十年心血纂辑的地理总志。全书征引丰富,参阅的明代和清代地理书达一千余部,有很多是孤本或罕见本,为今人保留下了大量可贵的地理资料,为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地理书籍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肇域志》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写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始纂于崇祯十二年,成书于康熙元年。该书是《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记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凡史籍、实录、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本书一一予以辑录,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约于康熙初年编定成书,后又不断增改,终未定稿。该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次叙南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除记载舆地沿革外,所载赋役、屯垦
本书收录了赤峰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形制的古代岩画,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涵盖了巴林右旗、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林西县岩画;中卷主要为翁牛特旗岩画;下卷主要为克什克腾旗、红山区、松山区、喀喇沁旗、敖汉旗等岩画。书中的图片、数据等内容均来自田野调查,其中大部分资料为首次公开,为研究赤峰地区不同时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民族融合与
甲骨文要作为史料来运用的先决条件,便是要确定其时代。否则,十多万片甲骨依然是一堆“断烂朝报”,缺少科学价值。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是按“五期”旧说编纂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按照“两系”新说重新编纂一部大型甲骨著录书是头等要务。黄天树主编的《甲骨文摹本大系》(简称《大系》)是第一部以摹本的形式按照新的
本书包括斯坦因三次中亚新疆探险所获敦煌、于阗、吐鲁番等地的古藏文文献。
本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铜镜著录性与研究性相结合的著作,收录了上起齐家文化,下迄清代的铜镜293面,按朝代先后排列,每一朝代再按类型排序。每一面铜镜都有高清整体大图(部分品种还有大量细节图及拓片),和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时代、规格、来源、器型与纹饰描述、相关考证等,图文并茂,全面呈现了馆藏铜镜的基本形态、历史演变及其文
本稿为“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之补遗,收入丛书未及收入的上海府县之旧志书十余种,如崇祯《松江府志》等,丰富了丛书的版本;并收入了《沪城备考》等,以及乡土志数种。
奥运冠军成长之路套装
本书为南京大学考古专业成立50周年纪念文集,收录了南京大学考古专业历届校友和任教老师所撰写的115篇学术文章,内容既包括目前学界重点关注的文明起源研究,又包括考古学理论方法及相关个案研究,涉及考古学史、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唐宋考古、元明清考古、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古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