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民窑瓷绘画意研究、信仰下的现代包装设计尺度论、奥运会会徽折射世界设计潮流的变化、基于生态系统构建的工作室制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景德镇瓷业生产的时间性结构建制研究、设计与身份认同等。
这套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40年来研究生教学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可以说,这是40年研究生教育的成长史,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学人砥砺前行,传承学术和立德树人的光辉足迹。论文集和作品集以学科为经,以时间为纬,每学科又设教师篇和学生篇。论文集共7卷,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卷”“美术学卷”“音乐学卷”“舞蹈学卷”“电影电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文博系统文化生活,坚定文化自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举办"书写与传承"文博系统职工书画展览。本书稿是与展览配套出版的图录,围绕"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优文博系统文化生活,坚定文化自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举办"书写与传承"
本书为康熙帝命焦秉贞绘耕图、织图各二十三幅,每幅附其亲作诗,并撰序文而成。右图左文,绘图工细纤丽,参用了西洋焦点透视法,较为细致、生动的反应了耕织场景,是不可多得的图像民俗资料。左文版框周刻龙纹,每文亦用诗句描绘右图的相关场景,两者相得益彰。是本曾为李劼人所藏,内封有其亲笔签名。
《清代中期绘画特展(套装上下册)》是配合天津博物馆筹备多年的清代中期绘画特展的展览图录,是继2016年举办画与书归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晚明绘画作品展后,天津博物馆绘画史系列展览的延续。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天津市文物公司和天津博物馆的130余件精品佳作,为观众勾勒出清代中期绘
《龙门二十品》拓本于清代同治年间形成,后在康有为等金石学家的推广下广泛流传。民国年间,龙门石窟造像题记被大肆传拓,拓本数量与日俱增,个别造像遭到了毁灭性破坏。1949年后龙门石窟得到了较好的管理与保护,1975年国家文物局明令禁止传拓龙门石窟二十种北魏造像题记。传世的《龙门二十品》拓本数量庞大,各时期拓本多混杂在一起。
胡武功是中国纪实摄影的领军人物,中国后现代极具代表性的人文纪实摄影家和资深知名摄影文化学者、教授。本书收录了他50年摄影创作中的400余幅精品,将他影像人生的全部精华浓缩在此书中。
该书以山东籍著名画家王克举先生的长卷油画《黄河》为中心,以油画+创作思考+人文地理+照片的形式,全景式展现黄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红色故事,揭开这条母亲河的自然模样和其所具备的特有的精神气质,把握中华民族的精神脉搏,阐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策划“黄河”项目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油画+图书+展览的方式,深度挖掘黄河精
谈到开清初印学与编时人创作印谱之新风气者,明崇祯七年(一六一四)成谱的《学山堂印谱》首屈一指。谱主张澦所藏之印的成谱过程,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万历以来,张澦即遍求当时印人为其镑刻以诗文为主要内容的“创作式”篆刻作品,先辑成《承清馆印谱》初、续集。第二阶段,张澦徵集增刻者益多,且家中建成“学山园”,遂合前谱
一般坊间以为,《宣和集古印史》是一部北宋宣和年间的印谱,因为已有《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传世,那么顺理成章也应该有《宣和印谱》,于是指此为失传的宋代《宣和印谱》。此论大谬耳!关于非常早的印谱,四十年前我考证过,为北宋杨克一的《印格》和王俅(子弁)的《啸堂集古录》。据明代屠隆为本谱所撰的序,萧山来行学(颜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