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从全球近百家博物馆、收藏家及相关机构挖掘整理了达芬奇的全部代表作,包括画作、手稿、草图、素描及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所有图片系原作原拍,高清印刷。画册还附由全球顶尖的文艺复兴专家撰写的关于达芬奇其人其作的艺术评论文章。
2004年,以中华书局影印的清代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善本为底本开始手抄儒家代表作《四书五经》,历时十载,总数近90字,长1651.5米、宽0.38米、共60卷的行楷书法巨幅长卷已于近期完成。世界纪录协会经过前期严格审评,数据分析比较,于2013年11月29日现场认证该长卷为世界上总长度最长的《四书五经》行楷书法
《澄怀味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三届院展作品集共2册)(精)》此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三届院展作品集,收入院内画家34人、院外画家51人的200多幅作品,展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的综合创作实力,反映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变迁。
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云壑流韵图》、《松亭观瀑图》、《牛背童笛入禅声》、《长春祠烟云》、《翠微隐居图》、《天险太鲁阁》、《王莽岭》、《溪屋清音》、《青岛揽胜》等。
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文人高深的精神境界。书法“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至今,无数热爱书法艺术的人将大量名家名作临摹、刻石,以期永久保存。不仅如此,他们还刊印了众多书法作品集,让这些瑰宝可以流传于世
本书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本书是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御制耕织图》由焦秉贞绘。《耕织图》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每图配有康熙皇帝御题七言诗一首,以表述其对农夫织女寒苦生活的感念。《耕织图》是中国农桑生产最早的成套图像资料,它的绘写渊源可上溯至南宋,绘者为楼璹。楼璹在宋高宗时期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
李岚清把制作家具等剩下的边角料用做印材,并采用传统的漆器工艺和现代的喷漆工艺加以装饰,变废为宝,创制出精美的漆艺印材,在这些印材上,创作出精美的篆刻作品,篆刻园地就多了一个新的品种——漆艺篆刻。《李岚清漆艺篆刻艺术》一书收录的就是李岚清的这些作品。
《百花诗笺谱(一函套装共两册)》是光绪壬辰(1892)年,天津最有名的纸局文美斋特延请张兆祥绘制而成,后刊布发行风靡全国,成为我国古笺谱的代表作之一。该古笺谱每幅绘有各种花卉,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画面布局又不乏求同存异之妙,单枝或多枝,走向与伸展富于变化。此次以线装古籍本四色刊印,最大程度复制原作的艺术气质。
中国历代书法经典.草书(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