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华编)(23)(繁体竖排版)》为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的丛编,收书浩如烟海。北大《儒藏》编纂中心的编纂计划,选收《儒藏》中的精要书籍,全部以校点排印的方式出版,以满足广泛的需求。
《儒藏(精华编)(22)(繁体竖排版)》为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的丛编,收书浩如烟海。北大《儒藏》编纂中心的编纂计划,选收《儒藏》中的精要书籍,全部以校点排印的方式出版,以满足广泛的需求。
《国际儒藏(韩国编四书部)(套装共16册)》是国家二一一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九八五工程创新基地规划项目。她的出版,是中国学术界国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国际儒藏》分为韩国编、日本编、越南编和欧美编等几部分,此次出版的是《国际儒藏》韩国编的四书部分,仿《四库全书》体例,分为经、史、子、集,但有所创新。所编纂的文献按
《周易全书(图文珍藏版套装共12册)》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势和方法上,好像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它内
本书的出版既完成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学术文化保护工程,又为新世纪及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而又堪称全面的资料,确定了易学在中华文化重建及中外文化交流会通中的全新角色,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被学界称为“极大的创举,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不可替代的伟大的学术工程”。
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海内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新思潮、新视野、新材料、新观点的涌现彻底打破了乾嘉学派以往的传统研究格局。20世纪所积淀的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已成为新世纪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凭借”。有鉴于此,作者对散见于海内外的大量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的20世纪的中文易学研究文献进行
中国思想文化的根柢在儒家,儒家思想文化的命脉是经学,而在儒家五经四书的经典系统中,《周易》雄居诸经之首,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其影响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塑造了中国文化的伟大品格。冯友兰先生曾说,一部《周易》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现象学。三千多年的易学文化发展史,成了中国文化发展*代表性的缩影。20世纪的易学处
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海内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新思潮、新视野、新材料、新观点的涌现彻底打破了乾嘉学派以往的传统研究格局。20世纪所积淀的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已成为新世纪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凭借”。有鉴于此,作者对散见于海内外的大量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的20世纪的中文易学研究文献进
《1900-2009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周易〉与中国文化(套装共4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思想基础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之中,而先秦哲学中,为以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的,首先是《易传》。《易传》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不断前进、不断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易传》所以能对中国哲学史、中
本书以研究内容分为《<周易>经传》等八类,勾画出“现代研究范式”下的易学研究格局;在每类(辑)中以研究对象(研究之问题、人物等)系文,呈现不同地区不同观点的学术研究状况和*研究方向;在研究对象下以文献发表先后排序,展示易学研究发展的递变和层次感。其中第二条最为重要也*特点,虽然大大增加了编选难度,但是却极大地提高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