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宋刻《陶靖节先生诗注》为南宋咸淳初年福建刻本,系汤汉注陶诗之精善之本。陶潜诗文由晋入宋,经汤汉(1202-1272)笺注,汤氏感陶诗“精深高妙而间杂隐语”,遂于淳祐元年(1241)自序发愿注疏,至晚年出守福州时付诸刊刻。全帙四卷补注一卷,半叶七行十五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双边,刻工蔡庆、邓生、吴清等人与咸淳间建宁所刻诸
南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李丞相詩集》二卷,为南唐李建勳诗作现存最早且唯一的宋刻本,堪称孤本秘籍。此本框高18厘米,宽13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式疏朗,镌刻精整,具典型南宋杭州坊刻风貌。陈宅书籍铺乃南宋著名书坊,所刻唐宋诗文集多属珍品,此集卷末或原有刊记,惜今未见,然其行款风格与同坊刻《朱庆餘詩集
南宋宁宗时期浙江刻本《河岳英灵集》二卷,为唐代殷璠编选之盛唐诗歌总集现存最早版本,今存两部宋刻孤本均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本框高16.9厘米,宽12.8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刻印精雅,皮纸莹洁。莫友芝旧藏本尤为珍贵,存完整《叙》《集论》及目录,卷末有莫氏同治五年校读识语,并过录毛扆校勘批注。殷璠自序阐
本书为《孟浩然集》影印线装本。《孟浩然集》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集,由王士源编。本书为《孟浩然集》三卷影印线装本,底本为传世最早的宋蜀刻本,共收藏了孟浩然诗218首。钤有“翰林国史院官书”长方印,曾为元、明时期官署所藏。入清后分别经由著名藏书家黄丕烈、汪士钟、杨绍和、潘宗周、李盛铎收藏,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孟浩然工诗,
本书辑录五代至明清时期的题画词,是“历代题画词整理与研究”项目的文献资料整理与汇编。此书以时代为序,分为五代两宋、元代、明代、清代四大部分。本书总体上可分为三册,以时代为序,第一册为五代两宋、元明,第二册为清初至乾嘉时期,第三册为嘉道至清末时期。
《古韵新声》是继《古韵新风》《古韵新吟》后由上海诗社成员作品汇集而成的第三部大型诗词集,以鼓励和推动当代新旧体诗词创作为汇编宗旨,精心挑选了两百余位上海诗社成员的近十万首作品。这些诗词作品传承诗学审美,在遣词造句上遵循传统诗词的基本要素和规范,以日常生活为源泉提炼新意象,开拓新意境,展现了诗社成员的诗词功底。本书极具收
本书是辛弃疾的作品集,成书于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去世之后,自宋代起就有许多种版本流行,本套作品集为国图藏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三年(1299)铅山广信书院刊本《稼轩长短句》为十二卷,共辑录辛弃疾词573首,传世孤本,卷十二后有“大德己亥中吕月刊毕于广信书院,后学孙粹然、同职张公俊两行。”辛弃疾南渡后,居铅山、
《还轩词》为近代著名女词人丁宁作品集。丁宁曾从扬州名士陈含光、程善之、戴筑尧学习诗文,其词作在近代词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沈祖棻、吕碧城并称为近代词学女性“三大家”。她的词作在沉郁凄婉中,又兼具豪放的风格,故乡的美好,友情的温暖,生命的细节在词中有着细腻丰富的表达,已超越传统闺秀词畛域,透露出真实的二十世纪之人的气息精
本书是清代黄绍昌、刘熽芬纂辑的地方诗歌总集《香山诗略》的标点本。《香山诗略》为香山地区最有名气的诗歌总集。全书共12卷,辑录了唐以来迄于清代香山诗人的诗作,反映了香山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保存了该地区的人文情怀和文学底蕴。本次整理,以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为整理底本,对书稿进行标点。这是首次对《香山诗略》的
本书属于国家珍贵古籍丛刊系列,本系列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第一批)》,按照“品种完整、注重普及、体现价值、避免重复”的原则从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选取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经典性强的五十种善本高精彩印,首批十种,每种均请该领域专家撰写导读,促进古籍成果整理。本书为首批入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