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SCI论文写作奥秘——化工材料能源》分册,融合了SCI论文大数据分析,结合丰富的SCI论文写作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SCI论文写作技巧。本书首先介绍了SCI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使读者理解SCI的本质;然后以检索为切入点、以有效阅读为基石、以高效写作为准则,将看似复杂的SCI论文写作化繁为简。书中核心内容SCI论文写
本书是中国科技馆为纪念建馆30周年,组织人员撰写的,分为场馆建设、展览展示、教育活动、运行管理、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结语以及附录七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科技馆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为公众了解中国科技馆提供了权威、全面的素材。本书记录了中国科技馆的发展史,承载了几代科技馆人的光荣与梦想。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发布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申请须知和限项申请规定以及各类项目资助政策,指导申请人自主选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指南》对探索项目系列、人才项目系列、工具项目系列、融合项目系列等各类项目分别进行介绍,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是由18家国家研究中心组成的欧洲**的科研机构。亥姆霍兹联合会负责运行德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瞄准中长期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开展前瞻性的综合性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本书回顾了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大科学研究的起源和各大科学研究中心成立的历史,揭示了从协调和管理这些大型国家研究中心而出现的内部工作组,到组成体现共同
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与科学哲学相比,技术哲学的发展相对缓慢,较不成熟。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外文化传统中崇尚理论、轻视技术的思想观念。即使个别民族或个别历史时期重视技术,那也多限于实际操作的功利层面,很少把技术活动作为思维对象加以理性反思。人们多以为技术是一种操
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对事物的现象从其内部联系作出科学的说明,也就是设想、构思其内部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图景。由此推想,作为理论研究任务之内的哲学研究,虽然理应着力于改造世界,但首先要能够合理地诠释世界。对于显现人类智慧乃至于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科学创造而言,亦应如此。本著以为,科学创造活动的内在图景是:自然的任何存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灿烂辉煌,在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医学、天文、农学、制瓷、造纸、印刷、纺织、冶金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BR》本书通过对7~10世纪中国与域外科技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这一时期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全书分为基
本书详细介绍了2017年世界前沿技术的重大进展和发展动向,并对影响前沿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全书共8个分报告,分别介绍了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天、航空、海洋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其中包括重大技术进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国家的战略举措等。
本书主要介绍复杂系统抽象化技术及其分层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全书分为9章。第1章介绍系统抽象化的研究背景、主要思想和研究现状;随后的章节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4章,主要讨论单个控制系统的抽象化和分层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第二部分包括第5~9章,主要介绍基于抽象化的分层控制方法在多智能体系统协调中的应用。
本书是在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近年开办的系统工程高级研讨班”“钱学森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讲座”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完善参与研讨班的各位专家、学者授课的内容而形成的。本书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钱学森系统思想,主要包括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钱学森的系统贡献等相关内容;第二部分为航天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航天型号研制、航天
本书共收录了48篇论文。这些论文经过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组织评审,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5-2017年度优秀论文。论文内容包括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航天系统工程、软件工程、航天科技战略、国防知识产权等相关研究领域和工程实践问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
《p》“科学与社会”研讨课是中国科大新生的“开学第一课”,也是“科学第一课”。本书汇集了中国科大“科学与社会”研讨课开设以来近年的演讲报告精华内容,涉及能源、化学、新材料、生命科学、量子通信、医学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院士专家们的人生感悟,并对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科技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
著名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本书是这部巨著的第三卷,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数学、天
《10000个科学难题·制造科学卷》是《10000个科学难题》系列丛《10000个科学难题·制造科学卷》的制造科学卷。《10000个科学难题·制造科学卷》的332个制造科学难题是由本领域600余位专家研究、提炼与撰写的,内容覆盖了当今制造科学几乎所有的研究方向,反映了当代经济发展中制造科学的新问题,以及制造科学与多学科
本书是《10000个科学难题》系列丛书中的交通运输科学卷,是相对独立的专业书。本书系统归纳、整理和汇聚交通运输领域科学难题,对该领域**、前沿的科学难题进行提炼,这是我国首次对交通运输领域科学难题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全书由该领域数百位专家研究、提炼与撰写,共收录298个交通运输领域科
不确定性量化作为重要方法论的科学性论述极为欠缺,至今未有跨学科且系统性的综合阐述。本书旨在简单概括不确定性量化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背景、理论、常用方法与应用,重点讲解当下热门的广义混沌多项式法和PDF/CDF方法,以帮助读者迅速掌握其理论基础,通过实例熟悉其应用步骤。
南极洲,是地球上**没有土著居民、**未被开发的大陆,同时也是一个自然资源宝库,是天然的科学研究圣地。《BR》我国的南极考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鄂栋臣教授在考察初期即四度出征,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高、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是公认的“中国极地测绘之父”。30多年后的今天,在社会各界的强烈期待中,鄂教授终
发生在明末清初并且延续到清朝中叶,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而展开的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被称为西学东渐*波。它让东西方两个原本平行发展的科技传统开始交会,给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可惜的是,由于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西学东渐后来逐渐蜕变为西学东源,中国丧失了这一科技转型的机会。本书记叙和分析这一时而令人兴奋、时
《系统辨识迭代搜索原理与辨识方法》是《系统辨识学术专著丛书》的第5分册,是作者在清华大学、江南大学教学和科研创新经验的结晶,汇集了作者及其合作者在迭代辨识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BR》本书介绍了线性系统、线性参数系统、输入非线性系统的迭代辨识方法,主要涉及梯度迭代辨识方法、*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多新息梯度迭代辨识方法
本书以检验检测机构日常检验检测工作为主,通过对检测机构检测方法的确认评价、检测过程的数据处理、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的具体计算,略去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详细介绍了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合理性控制、可疑检测数据的取舍、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的评定、两组检验检测数据平均值的评定、多组检测数据平均值的评定、两组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