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中心2017年度开发的典型案例,包括上海虹桥机场“10?11”事件、河北邢台“7?19”特大水灾、贵州大方“7?01”山体滑坡事件、北京“7?20”特大暴雨、浙江丽水“11?13”山体滑坡灾害、甘肃酒钢集体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济南历城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10?10”爆
《中国事业单位发展报告(2018)》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制作和发布的研究报告。报告紧密结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在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方面的专业研究优势,针对中国事业单位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深入分析和预测,旨在为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了解事业单位发展状况提供全面的解读与分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和优化促进事业单位发展政
唐代是自然经济式微、货币经济逐渐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其显著标志就是记重钱体系渐趋崩溃以及元宝钱体系随之诞生和发展。《唐代钱法考》以历代钱法规则变迁为背景,以唐代钱货法制运行为剖面,透过经济法学与社会法学的宏观视角,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书和考古资料,加以系统辑佚、考证和研究。同时,借鉴关联学科前沿成果,全面论证唐代货
本集刊长期以来聚焦于经济法专业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研究,是本领域国内创办早,持续出版且数量多,影响力大的刊物。本刊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漆多俊教授创办,著名经济法学家陈云良教授主编,编委会成员一半来自校外,95%以上为教授。本期为2018年第2期,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特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收录了单飞跃教授、董玉明教授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特出版“法学所60年精品选萃”丛书。丛书精选建所60年来法学所科研人员在各学科领域发表的优秀论文,以法学所各研究室为单位各自汇编成册。为全面反映各研究室的状况,每册文集还组织精干力量单独撰写了“导论”,对该研究室的机构变迁、学科发展历程、对法治建设实践和法学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
《亚太国家研究》(第2辑)主编姚海,主要研究俄罗斯文化、俄国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俄国发展道路与社会变迁、俄国革命等。本书沿续了《亚太国家研究》第1辑的成书特色,区分“十月革命与20世纪世界史”与“东亚与日本问题”两个专题,对亚太地区发展变革中的若干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富有建设性启示性的结论,一些文
《改革开放口述史》精选我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通过对万里、陈锦华、谷牧、龚育之、刘鸿儒、曾培炎、徐匡迪、龙新民等约60位老领导、老同志进行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改革开放40年中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涉及审判“四人帮”台前幕后、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将共产党执政置于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长河中,置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开展自身建设,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置于当今世界各类政党应对挑战、治国理政的国际比较中,全面研究和论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执政党的理论与实践,苏联
关于司法环境讨论的话题在中国具有特殊性。国外学者研究此问题的成果几乎没有,有关新闻报道和评论主要见诸新闻媒体和商业杂志,主流基调是诟病中国涉外司法裁判的可预见性、对待外国仲裁裁决的态度、立法与司法解释的模糊性、涉外民商事裁决的终局性等。 理论上看,我国涉外民商事立法的基本体系已经建成,为司法环境的优化创造了有利的立法
《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作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立法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基于四十余年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以及参与立法的经历,对我国物权法有独到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作为作者研究我国物权法的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性专著.不仅对我国传统的物权法理论和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突破以往中国法律思想史仅局限于现代法律定义的范围,从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言论中抽离出部分内容做孤立分析的传统,把思想家的法律思想放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做联系的全面认识,还原在活生生的历史过程中观察历史人物关于法律思想(即维护社会秩序)的整体思想主张,全面把握他们法律思想的含义、法律思想及与之密不可分的伦理
《词科与南宋文学》以词科为题,考察宋代词科考试与南宋文学之间的关联。全书分六章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地梳理词科的源流与设置,讨论“词学”的内涵及其在宋代发生的变化;通过南宋各阶段掖垣文学的分析,论述南宋词科入等人士的文学实践及词科与南宋骈文发展的内部关联;从南宋中后期的“词科体”“词科习气”等批评入手,探讨这一时
本书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基层党建研究团队的调研成果,立足“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开展相关研究。“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才会有坚实基础,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会有可靠保障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影响下,一种异质社会——数字社会——在韩国出现,并导致社会的很多领域发生变化。网络交流不断扩张,网络公共领域开始形成;企业组织和企业文化遭遇挑战;社会不平等格局以及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等等。对于这些方面,作者不但描述了其特征,而且分析其可行性和条件。对于同样身处网络社会的中国,韩国数字化社会的出
本书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侨生存安全预警与救护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基于确保海外同胞生存安全是头等要事的理念,对21世纪以来的850个涉侨突发事件进行了海外生存风险类型、原因和危险等级的统计分析,并给出65个国家(地区)的安全态势和风险应对报告。同时,本书对课题组进行的海外同胞生存安全信息网络和智库
近代工矿业的发展,给劳动者带来新型的劳动风险,严重威胁着劳工生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通过劳工立法建立劳工社会保障制度,将工矿业、铁路、交通等工人纳入制度之中。本书系统地梳理此时期有关文献资料,分析近现代劳动风险发生的情况、影响制度建立的因素、立法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制度内容与模式、制度实施及效果,以此了解工业化初期这种新
秦国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第1个封建王朝,这绝非偶然。原因何在?秦国基层政权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是重要原因。《秦国乡里政权研究》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系统考证了秦国的乡官、亭部吏和里吏,探讨了乡里政权主要行政职能,并对秦国的亭、亭与基层政权的关系做了研究。同时,总结了秦国基层政权建设的得与失,以为现实社会参考鉴戒。
书基于对一个中部中小城市的田野调查,以农民家庭为基本分析单位,引入阶层流动的视角和阶层分析理论,展示和理解农民家庭在与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等要素互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形态,并剖析其赖以存在的制度结构和面临的梗阻问题,并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我国的社会制度为农民家庭提供了基本的生存保障,然而,当前显著的城
《2017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是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课题组推出的系列年度调查报告的第四本。报告共分四部分,分别为综合报告、问卷分析报告、现场观测报告、附录。2017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是对2014~2016年三个年度指数调查工作的承接和延续,调查测评体系与以往基本保持一致。调查中,课题组始终坚
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公司制源于合伙制。明清时期,合伙制在原有的形式上,还萌生了股份合伙。股份合伙可以说是嫁接西方公司因子的“砧木”。公司传入中国后,由于其具有筹资快、竞争优势强、获取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很快为国人所效仿。中国人早创建的公司是“官督商办”,其次是“绅领商办”式的民营公司。从中国近代公司制发展的历程来看,